
新叶古民居,位于建德市大慈岩镇内,与大慈岩风景区相邻,约在宋末元初形成村落。她曾被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专家教授誉为中国最大明清古民居建筑露天博物馆。新叶村至今完好地保存着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是浙江省文物局、省建设厅批准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虽然很多地方介绍过新叶,都称新叶是浙西旅游线上的一个名村,但我一走入这个僻静的小村庄,恍如踏进了遗世旧梦。
进入村口,丝毫没有古村落的迹象。此时已过了十二点,一行人都已饥肠辘辘。原本以为一个旅游点会有饭店,至少会有农家饭庄,但找遍村周围,没有一块饭店招牌。路口有一个破旧的小矮房,里面一家三口正在吃中饭。狭小的屋子里放着一个小型的面条机和一台烤饼的机器,貌似一家小吃店,于是便踏进店内询问。得知我们要吃饭,女主人很不好意思地说:“真不好意思,菜都被我们自己吃完了。”不知所措中,听见女主人又低声说了句:“不知道你们要不要吃本鸡?”有得吃就行了,何况是本鸡!我赶紧应声:“好的好的!”
女主人告诉我们,本鸡要60元一只,并要求我们和她一起去村子里她家的院里去抓。我们要她自己抓来好了。但她说:“鸡飞来飞去的,我一个人很难抓,如果我抓来了你们不满意,我又要去抓一次。”和女主人一起去抓来了满天飞来飞去的鸡,不用疑惑了,那当然是地地道道的本鸡了。男主人杀鸡间,女主人问我们:“你们是不是来看老房子的?我先带你们去看看,回来了刚好好吃饭,要不然你们自己去的话,要转不出来的。”
沿着高大斑驳的风火墙根,踏着青石板铺就的小道,穿梭中来到一片开阔地,中间有一水塘,水塘四周一条条窄而幽深的街巷,呈放射状向四周伸展出去,街巷两侧遍布粉墙黛瓦的明清老宅。曾经看过兰溪诸葛村的建筑,新叶建筑的布局与诸葛村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按五行九宫来建造的。


祠堂是新叶村古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特征,建造在水塘边的玉华叶氏的总祠“有序堂”,便是新叶村古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了。“有序堂”始建于元代,之后,叶氏族人便以“有序堂”为中心,逐步建起了房宅院落,成为了今天新叶村的雏形。走进“有序堂”前需先过一个门道“道峰秀会”,过门道后便进入了“有序堂”。祠堂里有一座木结构的小戏台,上挂一匾称“可以观”。凡族中重要的祭祀活动均在此祠堂里进行。“有序堂”内方砖铺地,石柱林立,砖雕木刻,处处精湛,均完好地保留着当年的容貌。大门上方悬挂一块大牌匾,匾上有明朝万历皇帝御书“国戚第”三个大字。据说,从前任何人(包括官吏)骑马经过门前,都必须下马步行。正大厅中央上方的大梁上,悬挂着万历皇帝当初在新叶村招郡马的那道圣旨,圣旨是一块木制并刻有龙盘鲤鱼跳龙门花边的直角牌匾,此匾据说前几年曾被盗,后从香港追回,价值上百万。堂中有“道学正传”、“副贡”、“进士”、“功德*馨”等字匾,均为上世遗传。



崇仁堂是新叶村最高大、最宽敞、最华丽的祠堂,它的规模不但超过了祖庙,也超过了总祠。一般的祠堂只有两进或三进,而崇仁堂则有四进,总进深近30米,纵深空间的神秘感非常强烈,这在中国的建筑中很少见,足可见崇仁堂在玉华叶氏家族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崇仁堂”祠堂中挂满了历代传下来的匾,略看有宣统元年的“急公好义”、民国癸丑年的“大锡耆康”、大清光绪戊申年“州司马”、大清道光丙申年的“惠周桑梓”、大清乾隆癸丑年的“行芳志洁”、万历十年的“孝行”、大明万历的“谨慎勤敏”、大清光绪戊申年的“贡元”、民国的“法学士”等牌匾,可见新叶昔日之荣华。



出新叶村东南角,过一木制“狮象呈祥”牌坊,见有一处古建筑景点,集“庙宇、宝塔、阁楼”为一体,据说此格局在这在我国古村落中是极为罕见的。庙宇是土地庙“白云庵”,卧楼为“文昌阁”,宝塔称“抟云塔”。


沿村外公路往北走,便是叶氏祖庙“西山祠堂”。祠堂大门上方悬挂“奕叶偕依”字匾。西山祠堂为玉华叶氏的总祠堂,原名万翠堂,祠内仍悬挂“万翠堂”牌匾,为新叶时间最早、地位最高的祠堂之一。祠堂始建于元代,外观相当简朴,坐东面西,三进两院,第二进大厅有拜亭,即中亭.第三进为楼阁,门台为三间牌楼式。享堂供奉着叶氏始迁祖叶坤的塑像和牌位。


从“西山祠堂”门口望去,新叶村的标记“抟云塔”左侧,整个新叶村尽收眼底。此行便在匆忙粗掠中观止。
新叶古民居目前还未列入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央视、香港卫视虽曾多次介绍报道,但真正探入其中的人仍较少,我们此行全程只遇两位背包族,可见新叶之秘仍藏于闺中,但按村民口说,明年就该收门票了,遗世旧梦不会就此被惊醒吧!
从新叶归来,开始惦记明年农历三月三新叶的祭祖典礼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