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新拾起的兄弟情谊

(2006-07-19 09:46:52)
分类: 杂谈

是我高中时期的好友,二十年前,我们一起在离家十公里外的一所高中就读。

那时的是一个不爱多说话的小伙儿,学习成绩比较糟糕,而那时的我,在班里担任班干部,负责宣传、文体工作,性格外向,喜欢干一些出头露面的事。至所以和交上朋友,是因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乐意在背后帮助人,而且从不张扬。

记得一次学校要召开运动会,我动员班上同学报名参赛,可唯独1万米长跑这个苦差事没人报名。我就想到了,他人虽矮小,但体格不错,找他谈的时候,总觉得不好意思,吞吞吐吐的,但知道了我的意思后,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比赛那天,跑得很辛苦,最终好象也没得名次,但还是乐呵呵的,一点也没在意。

那时,我们都是周六下午从学校骑自行车回家,周日下午再骑自行车返校。每次,我们都是约好了一起走,周日下午,他都会早早等在我家的楼下。我这个人很懒,是知道的,有时,他就会主动提出,你不用骑车了,我带你。四十分钟的路程中,他总是不让我换他,带着我一直骑到学校。

那时的我兴趣很广,学校组织的任何活动都有我的份,而给人的感觉是没什么爱好。终于有一天,在的提议下,我们三人有了一个共同的爱好—--用橡皮刻图章。一有空,我们就刻,刻完了相互交流,完了再把橡皮切了再刻。再后来,水平有了长进,我们开始从山上采来石头刻,作品还在学校的一次艺术展上展出。

离开学校后,我们没有再联系。第一次知道,是87年我参加市里举办的第一届“钱江潮”书画比赛中,看到了的篆刻作品,我们的作品都获奖了。在后来的颁奖会上,我没有找到

一直想联系上白。曾经向的父亲厂里的人打听,曾经向其他同学打听,最后都不得而知,与联系,也就仅仅流于想想而已。

因为眼睛问题,我放弃了继续钻研篆刻。终于有一天,我从市报上看到了的消息。因为潜心于篆刻艺术,活得很累,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保证。想过通过市报打听的联系方法,但不知什么原因,最后没有实施。

今年4月,当年的班主任老师打来电话,母校52日要举办校庆,希望我能去参加。由于时间上的冲突,我最后没有成行。

一天,在一所中学任教的同学打来电话,说很多同学没有去参加校庆,很遗憾,希望选一个适当的时间,召开一次同学会,并希望我能提供一些同学的联系方法。我报了几个平时在联系的同学的电话号码,最后问,有没有的电话号码?很遗憾,好像把给忘了。我告诉,我一定会找到的。

突然间,我想到了网络搜索,便试着在“Goog e”搜索上打上的名字,搜到了21条相关的结果。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网址上,我终于得到了的联系电话。

电话联系上了,得知一直在开画廊,原先在“西泠印社”开了一家,去年又在其它地方开了一家。

今天,终于抽出时间去了的画廊。还没进门,只见里面迎出一个带眼镜的人,冲着我微笑,应该是,但我不敢确认,直到他上来握紧我的手,我才相信,这是我二十年没见面的兄弟。

我们相互介绍了各自的生活、工作经历。还是像以前一样不爱说话,但从画廊里悬挂的字画,我相信,在这一行已干出了一点名堂:著名法家沙孟海先生起名和题写的店名,山明坤峰鸿何水法王冬祝遂之吕国梁平波等当代大家的作品挂满厅堂。

也许是年龄渐渐大了,总喜欢在回忆中寻找乐趣。喧谈中,我脑海中掠过的是二十年前我们在一起的情谊,同吃一碗饭、同睡一张床、同抽一棵烟……

写下这篇文字,只是想为一段友情留下一滴记录,在回忆中慢慢品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