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发疯文学”:余华告诉你,是情绪而不是人生进入了死胡同

(2023-10-15 15:12:27)
标签:

情感

飘雨桐

碎枫片羽

分类: 飘雨清桐迎凤凰
关于“发疯文学”:余华告诉你,是情绪而不是人生进入了死胡同

壹.

         在《河边的错误》首映后,余华在访谈环节提到了“发疯文学”。没有谁,比作家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解释这个现象。存在即合理,在余华眼中它又是怎样的形态呢?

        余华认为:“所谓的‘发疯’就是有一种情绪不受控制地自我放大。不要觉得好像已经走投无路,其实你可能只是一种情绪进入了死胡同,而不是人生进入了死胡同。离开现在的生活状态,放松一下再回去,或者往相反的方向卷。”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情绪”,另一个是“卷”。

 

        关于“发疯文学”:余华告诉你,是情绪而不是人生进入了死胡同

   贰.

        关于“情绪”。

        实际上,文字也是用来发泄情绪的。只是,看你是怎样的情绪。发疯文学,顾名思义:

发疯畅所欲言,每一个文字里都透露出不满和气愤;让对方感受到你此刻的强烈情绪。

         然而,你发现没有?这样的情绪发泄,很多时候达不到任何目的。对方感受到你的强烈情绪,他或者无动于衷、或者有心无力。你就像是对着空气宣泄,却始终找不到任何着力点。

         要么,就是你自顾自发疯。疯完之后,先是觉得不够体面再是咬咬牙站起来。该怎样就怎样,人生还要继续。

 

      关于“发疯文学”:余华告诉你,是情绪而不是人生进入了死胡同

     我们习惯将自己的情绪无限放大,毕竟对这个世界而言——自己,才是“我”的全部。越是这样觉得,情绪就会越是不受控制地自我放大。真的走投无路了吗?未必。只要不死,你都要活下去。就像余华说的,是情绪而不是人生走入死胡同。

        那,还是冷静冷静吧。再是发疯下去,对谁都无济于事。聪明的人,他会马上调整状态、寻求出路。那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偶尔发疯也人之常情。但时常发疯,那你的人生才是真正走到了尽头。

         情绪稳定,这是成年人最该有的也是最难有的修养啊。(文/飘雨桐   

 

       关于“发疯文学”:余华告诉你,是情绪而不是人生进入了死胡同

  叁.

       关于“卷”。

      这是最不想听到的词,但却是无法回避的词。谁也不想卷,但就是被莫名其妙地卷进来。如此身不由己,如此无可奈何。

余华建议:“离开现在的生活状态,放松一下再回去,或者往相反的方向卷。”大作家可能遗忘了一件事:我们也想离开现在的生活状态,但不可能。我们也想放松一下再回去,但再回去早已物是人非。向相反的反向卷?那死得更快。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活着,这道必答题好难、好难啊。

 

    关于“发疯文学”:余华告诉你,是情绪而不是人生进入了死胡同

  余华说到:“要么放松自己,要么继续‘卷’,‘卷’不动了还可以‘反卷’,比如电影中朱一龙就是几次‘反卷’。”《河边的错误》还没看,但实在期待主人公是怎样“反卷”的。他的内心得多么强大才可以,又或者他该面对世界的时候该有多大的勇气与决心啊。

    “反卷”,对我来说类似于“破罐破摔”。但没有那样的毅力,应该说还没有将自己逼到那个份上。所以,每天都在浑浑噩噩过日子。一睁眼,白天了。再闭眼,黑夜了。在无数个日与夜之间,我是谁?我在干嘛?我想要怎样?

    只有被“卷”的份儿,哪有“反卷”的可能?我也需要回回血。

 

    关于“发疯文学”:余华告诉你,是情绪而不是人生进入了死胡同

   END

    原来:进入死胡同的情绪,让你发疯。那么,咱们就要好好调整。

   比如呢,既不要被外卷、又不要自己搞内耗。估计,疯不起来啦!


关于“发疯文学”:余华告诉你,是情绪而不是人生进入了死胡同


免责声明:以上所有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微信公众订阅号:直接搜索“飘雨桐”或“piaoyutongypy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