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飘雨清桐迎凤凰 |
正 文
《论语·先进》中,记录了这么一个故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带着弟子畅谈自己的理想。本来嘛,师傅带进门、修行靠个人。人各有志,本来也是勉强不得。就是这么短短的对话,妥妥的出卖了孔子的内心秘密。瞧瞧,谁最“中”孔子的心意。
子路·轻率急躁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言下之意:一个实力还不错的中等国家,外有大国欺辱、内有饥荒——总之就是人心惶惶。他负责治理国家的话,只需要三年时间,就可以让百姓保家卫国又懂得做人道理。
孔子的反应是,哂之;也就是微微一笑。
冉有·谦虚谨慎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言下之意:治理这么一个不大不小的国家,他需要三年时间使老百姓富足起来。那只是在经济方面的努力,但如果论及振兴礼乐教化嘛。他很谦虚,就只能等贤人君子来吧!
孔子的反应是,没有回答;直接下一个。
公西华·委婉曲致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孔子的反应还是,没有回答;直接下一个。
曾皙·高雅宁静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言下之意: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他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仆,到沂河里游泳(祈福),在舞雩台上乘凉,唱着歌回家。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绝对完美。
孔子的反应是,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如果,故事至此戛然而止也过于无趣。之后,曾皙偷偷问孔子什么意思?孔子说,子路治国不用礼;实在不够谦让。至于冉有与公西华,真不是办大事的料儿。还不如像曾皙这样的高雅宁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所以,曾皙的“言志”最能出卖孔子的内心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