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闲敲棋子落灯花 |

图:Pluto
Hi: 收到你的信,我快读了一遍、又仔细读了一遍。很奇怪,你怎么会在一瞬间感到自己长大了。 我倒认为,自始至今都在成长着。每天都实实在在过,一天天的情景不能历历在目。要不,我眼前除此之外再也容不下别的东西。而这种一下子感到长大了,今天比昨天有什么质的不同——这种感觉,从未拥有。算我冒昧一问:你受了什么打击?(开玩笑、勿怪)其实,每天二十四小时都认真付出,充分利用了,就是进步了。成长对于以后,此词不免要变为衰老。但,要在中年之后。我在这换成进步,那是在人生任一阶段似乎都说得过去。 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是朦胧的。这至今,我仍不是很确切的明白。我是怎样度过的?因为从出世到现在,岁月流逝了十多年。大脑的库存量又极为有限,加上所有得失我都把它们化成无形的动力。所有的它们推着我走,我无暇后顾,我顺从着它们的意愿。相信,它们也满足于我的现状。也许你浪费了时间(我猜),所以你会有挑战困难、尝试成功的念头。我似乎天天如此,大概以后也要如此。你现在才有所体会,有些迟,但“犹未晚”。童年的欢乐时光,且留到我的暮年再细细回味吧!现在没时间,也没多少深度让我沉湎。 知识与品性,我一样认可。但在现实社会中,怀才不遇、明珠投暗的例子从不乏见。我不明白,读完书出来、所学的知识能施展出几分。但我喜欢文化方面的知识,各方面都想广泛的涉及。可惜没时间、没精力,所以我总想向更高处仰望。也想达到那个水平高度,但每每不如人意。总说现在各门学科有所进步,但甚微。我老担心知识不够用,因此好胜心驱使我宁愿为难自己也要坚持挨下去。品性呢?各人有各自的人生观,对于好坏善恶标准往往不一。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知识方面,我想在高考之后改好自己的小说。抄到文稿纸上,也算是对我中学以来、一个仅次于能够考上大学的、令我最为满意的“成绩”。接着,买大量的书籍阅读。还试着写一些对我来说有意义的,较深印象的文章。练练笔,我不想继续写散文了。虽是最得意的文体,但写着写着会“走样儿”。再写下去又“孤芳自赏”了,还是不步入误区为妙。好不容易才把自己变好些,可不想再回到“迷雾”中,做千秋大梦。 并非班门弄斧,我不是公输班。你也不是在弄斧,何必过谦? 电脑考试,你形容会昏头转向。而我们天天考都麻木了,考得成功、考得失败似乎无关痛痒。连表情,都不再具备。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看来得羡慕我。当年他做不到,今日我做到了。 再加一段,抒情味儿挺浓的。你,别吓坏了。 童年是一道永不褪色的光环,你永远沐浴在其光辉之下。你不但不需要时刻留恋,它那丝丝缕缕的暖意。而更加需要创造出更多的光芒为其增色。正如为你自己的事业王国添砖加瓦,才能“风雨不动安如山”。现实是残酷的,但要乐于面对;勇敢地走自己选择的路。头上的光环,才会变得更加光彩夺目。有知识,有品性,更要充满信心。如果你把自己喻为大海上的船,那么——任何的暗礁、大浪、风暴,你都可以无所畏惧。套一句老话,你的船就会成功到达理想的彼岸。 走进神采奕奕的年轻时代吧!告别,那害羞腼腆、少不更事的男孩岁月吧! 我想在5·5初考后再写信了,我说过:人要做不得不做的事。现阶段犹是。 祝:顺利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