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孝”与"爱”在农村更好传递

(2011-10-02 14:59:00)
标签:

“孝”爱”

农村

传递

健康

分类: 杂谈写实

 http://s7/middle/4a2f8da9h78008819fd96&690
   

     奶奶的去世,让我想到了许多关于农村老人生活境遇问题。虽然农村老人现在的生活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总体来说,现在的农村老人与城镇老人生活境遇相比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我奶奶去世的时候87岁,这个年龄已经是他们村子最大的。但如果你去一些大医院看看,这个年龄段的人其实很多。但这些高龄老人分布都是以退休老干部和城镇老人为主。之所以出现这个现象,主要是因为农村老人一旦到了75岁左右生病,农村的家庭一般是放弃治疗或者消极去治疗,当然特别富裕的农村家庭除外。但城镇老人到了75岁年龄段一般还是能接受到相对较好的治疗。

 

     这其中的原因差别主要有三:一.基本医疗保障差别,农村合作医疗虽然已普及,但报销比例还是有限。比如说一个阑尾炎手术,在没实现农村合作医疗的时候,手术费用在乡镇医院之类小医院手术费用大概是一千元多点,但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后手术费用变相增长大概要达到2000元,给报销900元左右,实际费用还是要花一千元左右,所花费用差别不明显。所以对一些病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来说,老人看病费用花销还是比较大,对于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城镇老人购买的城镇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相对要大的多。特别是一些老退休干部,很多看病费用基本全部报销。城镇退休职工可以享受到每年或每几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机会,这样有助于早起疾病的筛查,大大提高了城镇老人的寿命,但农村老人很难真正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二.子女的文化素质修养差别,一般人乍看觉得这似乎应该和这方面没有什么联系,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城镇子女文化素质各方面相对较高,并且有一定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旦他们的父母生病后,他们还是愿意为老人支付医疗费用给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治疗。相反农村则不同,他们子女相对缺乏固定收入来源,子女相对较多负担较重。有不少人更是将老人视为生活负担。他们中很多人在父母年龄达到75岁左右时,便不再愿意给他们治疗。我曾经认识几个农村老人就是因为高龄,子女拒绝再为其治疗的事情。即使子女愿意出钱治疗,但没人愿意病后去从长期侍候老人。农村丧偶老人年老时更会感到孤独,不被人理解。农村老人生病后选择自杀解除痛苦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农村老人特别是当生活不能自理后,子女更是很难做到床前侍候敬孝道。世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在一定范围内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对许多人来说是这样的,城镇老人具有一定经济能力还可以通过请看护或者保姆方式料理病人的生活。

    三.老人家庭地位差别。城镇老人有许多具有基本的退休工资,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因此在家庭中说话仍然具有一定的分量和地位,他们相对较为独立。二.农村老人很少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有的也只是每月很少的农村低保费用,在家中对子女相对属于依附和从属地位。在年龄大的时候,在家中说话也缺乏足够的分量。年龄的差距卫生习惯标准的差异,婆媳,公媳,即使父子母子二者之间出现争吵辱骂也很平常。

    现在国家对农村重视程度正日益提高,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在不断提高,农村也开始全面推行养老保险,这都是很好的惠民政策,可以造福百姓。衷心希望有更多人真正可以去关注农村老人生活境遇,去关注这群弱势群体的处境,让“孝”与"爱”在农村得到更好传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