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有关生死 |
我其实很喜欢清明节,因为清明的时候是春天,气候温暖,太阳又不灼热.加上漫山遍野的桃花李花,草地上星星点点的小野花.是很适合郊游的.
我家每年都会去扫墓,我外公外婆生前感情非常好,因此他们的墓是合葬的,而爷爷奶奶因为老是吵架,长期分居,因此墓也很相隔很远---爷爷在贵阳金关,奶奶的干脆在都匀莽山.于是,我们扫墓的时候就要郊游三次,其中包括长途一次,实在很好玩.
我从小就喜欢扫墓,我希望在野地里山坡上玩,阳光照在坟包上,明媚和煦,一点也不害怕,最重要的,扫墓的时候有很多祭品,这些祭品都相当好吃,且品种多样.简直就是野外大聚餐.加之众多亲戚到来,同龄的姐妹兄弟可以一起疯玩,想不爱上扫墓都不行.
扫墓的前一天,我妈就开始忙活,买来鸡翅膀鸡爪子鸡蛋卤上,满满一锅,有时候还有猪蹄和豆腐块.我爸就去买水果和饮料,柑橘香蕉什么的就直接打包,如果是需要洗的,苹果梨子一类,就要事先洗干净并晾干水分.第二天出门的时候再装.
我姨妈做她拿手的凉菜,米豆腐卷粉凉面,这需要专门制作油辣椒,炸花生米,第二天清晨早早起来,洗葱姜蒜,都切细,加水做成汁.还有大头菜,也是少不得的.扫墓的时候,这类食物是最受欢迎的.
我大舅是名厨,因此他每年准备什么我们都猜不到---高手的招数如果大家都能猜到,那他一定是伪高手.而我大舅是真高手.
他总会带一些他新研制的拿手菜,这些东西我们听都没有听过,其实原料也都很平常,鸡啊鱼啊鸭子啊,可是做法很新鲜,因此很特别.二十年前的一次扫墓,大舅竟然带了冰镇的生鱼片,还有芥末酱汁.那时候我们都没有吃过芥末,于是一大家人个个坐在坟前泪流满面,别人看来感动得很,以为都是孝子贤孙,其实都是被冲的.
后来,外公外婆的坟墓进行休整,在坟前修了两套石桌子石凳子,这下吃起东西来就更有模有样了,吃完了,大家还可以打麻将.小孩子就在旁边拣松果或采蔷薇嫩枝吃.不打麻将的大人,比如我妈,她就会四处挖野菜,蕨菜和韭菜都新鲜欲滴,坟头上长得满满的,韭菜倒罢了,蕨菜采回家以后加豆豉粑和干辣椒炒着吃,简直美呆了.
当然,扫墓也不是完全为了吃......(好象上面写的全部都是吃啊,一定是我太饿了,我太饿了)
扫墓最要紧的还是在"扫"字上,大家会把坟墓周围的树枝修剪一些,坟头上的野草用镰刀割去,最后再用修剪下来的树枝把坟墓周围扫干净.有时候,还带了红色油漆把墓碑上的文字重填一遍---装饰门楣,也是要的.
我比较拿手的是用镰刀割草,我觉得刷刷的一割一大片,很过瘾,可是因为镰刀的长相和构造,我总害怕它割到我自己的大拇趾.因此使用起来格外小心,所以速度就慢了点,最后大家都不耐烦,就找人替换我.所以我从来没有独自割完整个坟头,十分遗憾.
吃饱喝足,在野外大便小便就是个问题,一般要找个背后有遮挡的地方,才不至于前怕狼后怕虎,就可以专心致志的注意前方动向,不至于拉得太分心.当然如果是一个夹角就最好了,不过这样良好的地势,往往已经有前辈发现并使用过了,如果这些前辈没有将遗留物掩埋的话,就要小心些,避免踩到.当然,踩到了可以在草丛上蹭鞋底,可是要被大家笑的.
可是光注意地形也是不行的,也要注意地面情况,有带刺灌木的地方蹲不得,不然屁股要挂彩,就算都是没有刺的植物,深些的长草也不行,拉着拉着,一只蚂蚱蹦出来,撞上了,不免惊吓又尴尬.
最好两三个同性一起,有一个放哨的,那就安全惬意多了.不过么,最后还是应该自己埋自己的那份,这种事情,不好让别人代劳---让人家知道你昨天吃的什么,没有多大意思.
外公外婆的坟墓,很久以前周围都是森林,森林前面还有巨大洁净的水塘,可是,几十年过去了,城市开始蚕食森林,水塘被填平了.坟墓下面的耕地也由大片的房屋替代.以前扫墓活动结束以后,我们尚可以去水塘里看蝌蚪,现在也不成了.想起来其实很遗憾.
明天,六盘水的姨妈来贵阳,后天,周六,大家又去扫墓,我此时正减肥,要是写下来,那句著名的诗只怕要改一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馋断魂.
前一篇:先回答问题
后一篇:争做非暴力型教育家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