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似水流年 |
我对于折耳根的另外一种叫法"鱼腥草",是不以为然的,折耳根的浓烈气味完全不同于鱼腥,鱼腥的气味是荤膻的/带着动物特有的血肉黏液味道的气息.而折耳根的味道如同夏天新鲜修剪的草坪,是嫩脆清新的,就好象是,在隆冬季节,甫出户外,冷冽的空气扑面而来的感觉.
因此,取了"鱼腥草"这个名字的人,他不是真正懂得折耳根的.
在贵阳,最普遍且最能展现折耳根本色的吃法,就是凉拌.折耳根一定要选取野外采摘的那种,颜色偏深一点,须根略多,老根当然也多,在摘取的时候要辛苦一些.可是这辛劳是值得的---野生折耳根的味道更好.如果用刀来切,那当然省事了,可是这样的话,一来,老根嫩根分不出来,全部掺杂在一起.吃的时候不畅快.二来么,用锐利的刀面切开的断面是整齐的,入味的时候要差很多.
用手工全部摘成一两寸长的段,淘洗干净,滤滤水.有人在这个时候喜欢用盐来腌一腌,诚然,那样的话,吃的时候折耳根就更入味了.可是却少了很多新鲜猛烈的气息,折耳根天然的涩味会消失大半.因此我个人觉得,此"腌"同彼"阉",实在是把折耳根变得有点不男不女.
凉拌虽是最简单的,可是配料却一定不可轻视,拌折耳根的糊辣椒面是贵州特有的加工方式,是把干的红辣椒在柴火上烘至略焦,然后用竹筒,或者擂钵现吃现舂的.辣椒也是有讲究的,要么是花溪的,要么是遵义的.其他产地的未免逊色.
折耳根里最缺不得的是苦蒜,苦蒜这个东西,长得很象凤凰卫视的陈鲁豫,老大的脑袋,细细的身子.苦蒜也切成段,多些少些都无妨,我喜欢放多一些,就更辛辣开胃了.
最后再放上酱油和醋,少少的味精,拌匀了,就可以吃.我也是不赞成放麻油的,麻油太温软柔和,用在粗枝大叶的折耳根上,有点不合适.
我们家几乎天天吃,全家都喜欢,猪八戒刚长牙的时候就开始吃了.他其实也不太能嚼碎咽下去,可是他能嚼成一团渣滓筋络,把折耳根里面的汁儿都吃进去,这也就够了.
贵阳街边的小吃,除了部分热食,其他的大都离不开折耳根,比如丝娃娃,那些"丝"里头,折耳根是必备的.又比如恋爱豆腐果,填豆腐的拌料里,最显眼的,占的比例最大的,也是它.再比如烤肉,蘸料里也少不得的.总之这东西随处可见,白吃不厌.
折耳根还可以热炒,折耳根炒腊肉这道菜,在贵阳街头大大小小的饭馆里几乎都有.腊肉也是以本地农户自家腌制的为上佳,切片,肥瘦均匀.再抓几个干红辣椒,切成小段.先把辣椒用热油爆脆,然后加腊肉翻炒,最后倒折耳根进去再炒片刻,放少许酱油,然后起锅.
折耳根炒过以后会有点面面的,香气也淡了,可是跟腊肉混在一起就正好.加上里面脆脆的辣椒,简直好吃得很.
有时候猪八戒上火,大便颗粒无收,我就熬折耳根水给他喝,二两折耳根,加少许冰糖,熬出的折耳根水呈淡红色或淡黄色,有浅浅的香气,连喝两三天,保证当日大便丰收,农妇俺喜上眉梢.
这个方子,在感冒发烧的时候也可以用,而且真的很有效.
野外生长的折耳根,心型的赫红色叶子匍匐在土面上,一点也不显眼,一簇簇的叶子之间,地下有根系相连,要想完整的一根根挖出来,在我看来,还是很艰难的.而且需要极大的耐心.所以市场上的野生折耳根越来越少,多半都是白胖的,嫩嫩的人工品种.真可惜.
看来,无论是折耳根还是人,只要是白胖的,总是不好的.因此,我还是要减肥,要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