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樟柯]

(2006-11-14 12:23:03)
分类: 活着
贾樟柯作品年表:
  1994:《有一天,在北京》(纪录片)
  1995:《小山回家》(短片)
  1996:《嘟嘟》(短片)
  1997:《小武》
  获奖纪录:1998年第48届德国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大奖”、“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
  2000:《站台》
  获奖纪录:2000年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
       2000年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新加坡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奖
       法国《电影手册》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日本《电影旬报》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2001:《公共场所》(纪录片)
  获奖记录:2002年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
  2001:《狗的状况》(纪录片)
  2002:《任逍遥》
  2005:《世界》
  2005:《聚焦这一刻之在那里》(3分钟手机短片)
  2006:《东》(纪录片)
  获奖纪录:欧洲纪录片协会与欧洲艺术协会奖
  2006:《三峡好人》
  获奖纪录:2006年第63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2006:《刺青时代》(进行中)
  
    贾樟柯,1970年生于山西汾阳,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贾樟柯是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却是里头最有国际缘的人物。从最初民间传说里的《小武》、《站台》到进军戛纳的《任逍遥》,再到开拍之初就引起媒体广泛兴趣的《世界》,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会受到影迷的高度关注。2006年9月,贾樟柯凭借《三峡好人》获得第63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成为第六代又一个闪亮的标志。
  
  《小山回家》描述一个在北京餐厅打工的河南民工小山,要过年了,却被老板开除,所以特别想回家,小山就找了一串老乡,有建筑工人、大学生、票贩子、服务员、妓女等等。在小山找老乡的过程中,带出生活的众生相,影片的结尾是没有人跟他回家,最后一幕是他在街边的一个理发摊上,剪齐了一头凌乱的长发……
  
  早些年的时候,民间小众的口头上一直流传着一个“小武”的名字,后来是以VCD刻录光盘的方式才使贾樟柯和他的《小武》广泛流落民间。《小武》讲述的1997年山西汾阳的一个故事。小武是个扒手,自称是干手艺活的。他戴着粗黑框眼镜,寡言,不怎么笑,头时刻歪斜着,舌头总是顶着腮帮。他常常抚摸着石头墙壁,在澡堂里练习卡拉OK,陪歌女枯燥地压马路,与他从前的“同事”现在的大款说几句闲言淡语。他穿着大两号的西装,在大兴土木的小镇上晃来晃去。每当城里风声看紧,小武总是被公安人员第一个看押起来。这部影片的悄然问世及它此后对中国青年电影人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标志性的。贾樟柯凭借《小武》在国际影坛一举成名,成为中国青年导演中后来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与其它独立制片人并无二致,走国际融资与发行的道路,基本与本土电影市场不发生任何关系。
  
  《站台》表现的不仅仅是影片中人物不断走穴经历的种种车站,也不是仅仅描写了一段段个人历史的归宿,而展现出来的是对普通人的尊重和对生活理解,把一些普通小人物当成了重要历史进行描写。而相反的,那些历史却成为了普通人的背景。在没有消失的历史语录里,那些年轻人开始触及到人生的变迁。这让一种历史的背景在影片里发挥着命运的力量。然而正是这种力量,让一些人的命运成为历史。历史不再是伟人们的,而是那些为梦想、生活奔波的小人物。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历史的转变,构成了历史的真实注解。可以说,这部影片是那些小人物的史诗。
  
  《任逍遥》是在一种游荡式的拍摄中完成的。2001年3月,贾樟柯前往山西大同拍摄纪录片《公共场所》,一下沉迷在这座工业气味极强的塞上边城。他首先被大同的那些建筑感动,整个城市弥漫着的疏离气息与莫名兴奋着的人群形成极大的反差,这让他觉得这个城市极其性感。他被那些游动于灰色空间中的冷漠少年所牵动,他发觉他们承受着某种压力,并在形成一种暴力的性格。他马上决定拍摄一部故事片,讲一个下岗的厨师、一个无业闲散人员和一个矿区野模特的故事。
  
  《世界》是贾樟柯解禁后拍摄的首部电影。影片讲述的是女舞蹈演员赵小涛与保安队长成太生之间的情感故事。片中角色首次取用演员真名,因为贾樟柯说最初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于与赵涛和成泰生这两位山西老乡聊天,从他们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于是想表现自己对来到这个世界的迷茫、蒙昧。虽然影片首次走出山西,在北京和深圳这样的大城市拍摄,但主题和表现形式都将延续贾樟柯一贯的风格。影片投资800万元,主要用于制作与后期工作。影片里面有很多歌舞片的表现形式,用到许多特技镜头。
  
    《东》这部纪录片是以纪录画家刘小东前往三峡地区创作油画《温床》的经历为内容,在三峡地区和泰国曼谷两地拍摄。贾樟柯和画家刘小东是通过王小帅介绍认识的。贾刘二人在艺术上一直有很多共鸣。所以这次刘小东要在三峡创作油画,贾樟柯则萌发了拍摄他创作过程的纪录片的想法。贾樟柯说,刘小东画作中对人的身体的探索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让他想表达对生命本身的思考。他们最终找到了以河流的概念,从三峡到眉南河再到他家乡的碛口,完成了一次特别的纪录。他最后把片子命名《东》,用刘小东的名字中的一个字,也“暗喻了我们处的位置和态度。”
  
  《三峡好人》故事由两条线索交织。一条线索讲述:一个煤矿工人16年前买了个媳妇生了个孩子,后来这个被拐卖的妻子被公安干警解救了,带着孩子返回了三峡地区。16年后,煤矿工人踏上了寻找自己孩子的道路,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了16年前的“妻子”,两个人突然产生了真正的爱情,然后两个人决定结合最终在一起。另一条线索讲述:太原来的护士沈虹,丈夫在三峡地区做生意两年没有回家。她到三峡地区去寻找他的丈夫,在找寻的过程中,她逐渐明白,她的丈夫大概已经有了新的生活,最终当她找到丈夫的时候,向对方提出了要离婚。该片获得2006年第63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