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练习,每课一练《在天晴了的时候》

分类: 学习资料 |
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1分)
松脂
隐形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9分)
(快乐)地飞舞
(轻盈)的鸽子
(缓慢)地释放
三、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4分)
1.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2.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3.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4.疾病集中的部位或是综合病症、感染的主要部位。
2.恐龙的(演化)过程,证实了英国的学者赫胥黎的进化论是有根据的。
3.这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一派(兴盛)之景。
4.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高新技术。
五、选择题。(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D)。
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
D.《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地尝试和努力,以及“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表现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六、诗句。(8分)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0分)
(一)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15分)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一者似乎毫不相于,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晴之笔。
1.第自然段中“自然”的意思是(C)(1分)
A.自然发展,不经人力干预
2.第自然段中“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指的是(C)。(2分)
3.第自然段中“点睛之笔”在文中的意思是(A)(2分)
4.第自然段中的冒号表示(B)(2分)
5.联系上下文,第自然段中的“二者”是指恐龙和鸟类,“毫不相干”是说
6.比较并体会下列句子的异同。
A.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B.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二)宇宙中的秘密(15分)
1.“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同学们一定会说,(因为)夜空没有太阳照耀。(但是),无限的宇宙,充满了无数个恒星构成的星系,虽说夜晚没有太阳的照耀,(可是)那满天的星星,都是会发光发热的“太阳”呀。一颗恒星的光芒的确很微弱,但是无数颗恒星的光芒合起来应该是无限的亮,夜空也应该处处是光明。可事实上为什么是黑的呢?
1.用“”给这篇文章划分层次,标在下面序号处。(2分)
2.这篇短文的说明顺序是(C)(2分)
3.根据短文内容,下列推论有错误的是(C)(2分)
4.在第1自然段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分)
因为这些星星都不是河外星系,而是银河系的,所以没有“远离我们而去”。
6.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可能”能不能删除?为什么?(4分)
不能删除。“可能”表示不肯定的语气,表明这种情况(星系以光速退行)知识是推测的。如果删除了,就变成了肯定的判断,使表述不严密。用上“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7.第4自然段中加点的“可能”与本段中
真情流露与表达(30分)
八、习作。(30分)
题目:未来的
提示:你想过吗?将来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选择你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展开想象,画一画,写一写。比如,会飞的汽车,会自动调节温度的房子,电子办公桌……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针对所写的事物,要写出它的样子、结构、特性、优点、使用方法等;350字左右:语句通顺,卷面整洁;写完后,认真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