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单元练习,每课一练《在天晴了的时候》

(2021-04-10 14:56:26)
分类: 学习资料

 第二单元学力达标卷

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1分)
松脂  晌午  鸟翼  淹没  热辣辣  隧道 

隐形  蔬菜  除臭  欣喜若狂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9分)
(
快乐)地飞舞  (小心)地划动    (大胆)地推测

(轻盈)的鸽子  (凶猛)的霸王龙  (漫长)的演化

(缓慢)地释放  (努力)地吸收   (积极)地预防

三、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4分)
1.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前俯后仰)

2.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茹毛饮血)

3.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震耳欲聋)

4.疾病集中的部位或是综合病症、感染的主要部位。    (病灶)
四、选词填空。(4分)
                   演化   演示
1.这个小视频向我们(演示)了恐龙的生活习性。
2.恐龙的(演化)过程,证实了英国的学者赫胥黎的进化论是有根据的。
                     兴起  兴盛
3.这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一派(兴盛)之景。
4.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高新技术。
五、选择题。(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D)
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
  A.《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
  B.纳米技术是研究并利用纳米的特性造福于人类的一门学问。
  C.“懈”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十”, 再查13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J", 再查音节jie

D.《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地尝试和努力,以及“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表现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六、诗句。(8分)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0分)

(一)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15分)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一者似乎毫不相于,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晴之笔。
1.第自然段中“自然”的意思是(C)(1分)
A.自然发展,不经人力干预 B.自然界 C.表示理所当然
2.第自然段中“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指的是
(C)(2分)
    A.古生物学家绘制了恐龙的画卷

    B.喻指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成果

    C.喻指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历程和成果

3.第自然段中“点睛之笔”在文中的意思是
(A)(2分)
    A.辽西的发现为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B.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C.古生物学家们研究的重要内容

4.第自然段中的冒号表示
(B)(2分)
    A.提示语后的停顿 
B.提示下文 C.总括上文
5.联系上下文,第自然段中的“二者”是指
恐龙和鸟类“毫不相干”是说  恐龙和鸟类没有丝毫联系(4分)

6.比较并体会下列句子的异同。

A.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B.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AB两个句子中, 
 B_句更好,因为“一支”是指恐龙的一个种类,没有“一支”就变成全部的恐龙都演变成了鸟,这与实际不符。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准确和严谨。(4分)
(二
)宇宙中的秘密(15分)

1.“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同学们一定会说,因为)夜空没有太阳照耀。(但是),无限的宇宙,充满了无数个恒星构成的星系,虽说夜晚没有太阳的照耀,(可是)那满天的星星,都是会发光发热的“太阳”呀。一颗恒星的光芒的确很微弱,但是无数颗恒星的光芒合起来应该是无限的亮,夜空也应该处处是光明。可事实上为什么是黑的呢?
     2.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等人通过观测发现,几乎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即宇宙像正在充气的气球似的膨胀着,越来越大,而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离我们而去的速度(即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退行使星系辐射到我们这里的光减弱;距离我们很远的河外星系,可能会以光速退行,以致发出的光传不到我们这里来。因此,虽然宇宙是无限的,但光可以照到我们这里的天体数量是有限的。只要那些有限的天体射到我们地球上的光比太阳少,地球上的日夜就取决于太阳。可以说,要是宇宙没有膨胀,也就没有夜黑问题。由此可见,夜黑是宇宙膨胀的结果。
      3.宇宙为什么会膨胀呢?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个温度极高、体积极小的原始火球,在距今大约200多亿年前,不知什么原因,这个火球发生了大爆炸,在大爆炸中诞生了“我们的宇宙”。随着空间膨胀、温度降低,物质的密度也逐渐减小,原先的质子、中子等结合成氟(dao) 、氨、锂等元素, 后来又逐渐形成星系、星系团体等天体。
     4.宇宙早期时,星系碰撞、合并是很普遍的现象。那时宇宙刚刚开始膨胀,还比较小,比较拥挤,星系多如雨滴,大量小星系下雨般落到其他星系中,渐渐形成像我们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宇宙好像一个在不断充气的带花点的气球,上面的各点彼此分离。经过200多亿年的“分离”才变成今天这个模样。根据天文学家推测,我们的宇宙将来会有一天停止膨胀,然后转为收缩,直至收缩到大爆炸前的原始火球状态。接下来会出现新的大爆炸,急剧膨胀。这种循环
可能不断地重复进行,宇宙处于这种往复震荡式的变化之中。


1.用“”给这篇文章划分层次,标在下面序号处。(2分)
  1.2\\3.4
2.这篇短文的说明顺序是(C)(2分)
   A.由过去到现在的时间顺序
   B.由表及里的空间顺序
   C.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D.既有时间顺序,又有空间顺序
3.根据短文内容,下列推论有错误的是(C)(2分)
    A.如果没有宇宙的膨胀,那我们看到的永远都是白昼
   B.距离我们越近的星系,其退行速度越慢。
   C.宇宙的“膨胀——收缩”,这种循环肯定会不间断地进行
   D.如果没有原始火球的爆炸,就没有我们的地球
4.在第1自然段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分)
           因为 所以  但是   可是
5.既然宇宙在膨胀,而我们肉眼能见到的许多星星却始终是那样明亮,这些星星为什么没有“远离我们而去”?(2分)

因为这些星星都不是河外星系,而是银河系的,所以没有“远离我们而去”。

6.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可能”能不能删除?为什么?(4分)

不能删除。“可能”表示不肯定的语气,表明这种情况(星系以光速退行)知识是推测的如果删除了,就变成了肯定的判断,使表述不严密。用上“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7.
第4自然段中加点的“可能与本段中 “推测 ”相照应。(1分)

真情流露与表达(30分)
八、习作。(30分)
题目:未来的
提示:你想过吗?将来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选择你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展开想象,画一画,写一写。比如,会飞的汽车,会自动调节温度的房子,电子办公桌……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针对所写的事物,要写出它的样子、结构、特性、优点、使用方法等;350字左右:语句通顺,卷面整洁;写完后,认真修改。

第二单元练习,每课一练《在天晴了的时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