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中游览山东曲阜“三孔”

(2007-07-03 10:15:14)
标签:

学习、考察

雨中游览山东曲阜“三孔”

 

雨中游览山东曲阜“三孔”

 

雨中游览山东曲阜“三孔”

 

雨中游览山东曲阜“三孔”

 

雨中游览山东曲阜“三孔”

 

雨中游览山东曲阜“三孔”

 

雨中游览山东曲阜“三孔”

 

雨中游览山东曲阜“三孔”   

    来到了山东曲阜,那就一定要拜谒孔大圣人,所以,今天要游览三孔,既是孔林、孔府、孔庙。可是天公不作美,曲阜下起了雨,更可气的是小导游说:“感谢吉林的领导们,给我们这个地方带来了及时雨,我们这个地方已经有近一个月没下雨了”。真是风俗习惯不同,我看了看那几个已经有家室的人,他们都蹙起了眉头,哈哈,吃点哑巴亏吧。曲阜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是鲁中南的一块宝地。中国还有句古话叫“江南出才子,江北出圣人”,实际上,江北的圣人几乎全出自曲阜。在中国封建时代,受到皇帝赐封的圣人一共有6位,他们分别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元圣周公,头4位都出生在曲阜,后两位一位是孔子的弟子,一位是封地在曲阜。周公的后世33代曾在鲁国为国君,至今山东称鲁,即起于此。

    先简单了解一下孔子,孔子,春秋时代鲁国人,也就是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16岁时,母亲颜征在去世,少年孔子成了孤儿,开始了他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独自谋生、学习和奋斗的一生。孔子的一生是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是艰苦卓绝、激励奋发的一生,是春风化雨,培育英才的一生,是著书立说,济时救世的一生。

    孔庙是后人为祭祀孔子而修建的庙宇,始建于孔子死后第2年。仿皇宫之制,分九进院落,左右对称排列,整个建筑群共有五殿、一阁、一坛、两庑、两堂、17座碑亭、54座门坊共466间,南北长约1公里。孔庙恢宏壮丽,面积之大,历史之久,保存之完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唯一孤例。

    孔庙大门东墙外面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碑刻,过去,任何官员至此,武官要下马,文官要下轿,以表示对孔子的尊重。

    孔庙的第一座石坊叫“金声玉振坊”。石坊上面莲花宝座上各刻有一个独角怪兽称“辟邪”,也叫“朝天吼”,这是封建社会王爵府第才可使用的饰物。

    孔庙第一道门“棂星门”。此院东西各有一座腰门,东边上书“德侔天地一样大,他的学说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有座门叫“圣时门”,由此住里,有博大精深、深不可测之感。

    过圣时门迎面小石桥,叫“璧水桥”,桥两侧偏南各有一座门,东门叫“快睹门”,是先睹为快的意思,西门叫“仰高门”赞颂孔子的学问十分高深。进入的大门,称“弘道门”,再往后是“大中门”,大中门是宋朝时期孔庙的大门,原名叫“宫和门”。

    进入孔庙的第六进院落,展现在你面前的是13座碑亭,南边8座,北边5座。亭内保存着唐、宋、元、明、清各代石碑共55幢,碑文多为皇帝对孔子的追谥加封、拜庙亲祭、整修庙宇的纪录,用汉文、八思巴文、满文等刻成。此排中间的这座碑,重约65吨,采自北京的西山,在当时,将如此重量的石碑从千里之外,跋山涉水,运至曲阜,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此院东、西各有一门,是孔庙第三道腰门,为“东华门、西华门”。

进入大成门,“大成门”是指今天下之大成,这一排共有5门并列,最西边为启圣门,是供奉孔子父母的地方,中路大成门,又有“金声门、玉振门”相佐,中路为孔庙最中心的地方,东为承圣门,原为孔子故居。

    名扬天下的“大成殿”,它是中国的“三大殿”之一,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山岱庙的“天贶殿”齐名,其雄伟壮丽有过之而无不及。殿雕梁画栋,金壁辉煌,特别是周围28根石柱,为世界文化瑰宝,均以整石雕刻而成,前面10根为深浮雕,每柱二龙戏珠,盘绕升腾,栩栩如生,刀法刚劲有力,各具变化。过去皇帝来了,都是将此柱用黄布围裹。他们若看见恐怕也会自惭不如。两侧及后廊的龙柱为浅浮雕,每柱72条龙,总共1296条。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东西是复圣颜回、述圣孔及,西面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子,再外是12哲。

    孔府即“衍圣公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府大门与孔庙仅一墙之隔。孔府共占地240亩,有厅、堂、楼、房463间,在路布局,九进院落,东路为“东学”,西路为“西学”。

    “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宋仁宗赐给孔子46代孙孔宗愿的封号,这一封号子孙相继,整整袭封了32代,历时880多年。 “衍圣公”是我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被称为“天下第一家”。

    孔府大门上方高悬蓝底金字“圣府”二字。有趣的是门两边这幅对联: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富”字缺上面一“点”,寓“富不到顶”,下联为“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章”字一竖直通“立字”,寓“文章通天”。“与国咸休”“同天并老”,这是多大的气派!孔府仿照建王朝六部而设的六厅,即管色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

    孔府“大堂”,是“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正中太师椅上,披铺斑斓虎皮,长桌上置文房四宝、印章令箭,两旁摆满各种兵器、更鼓、云牌、龙旗、官衔木牌,象征着孔府的种种特权,甚是威严。

    孔府后花园,这里面有各种奇花异草,古树名石如“五柏抱槐”“太湖石假山”等。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庭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孔子死后,葬在曲阜泗水之阳,洙水之阴,即现在的孔林,相传孔子死后,弟子们从各地移来奇木异草栽植,主要有柏、桧、柞、榆、楷、杨等各类树木,现在孔林内有10余万株树木,其中不乏古树名木。曲阜是全国三大碑林之一,古碑数量最多,共约五千余块,其中孔林占三千块,林内尚有李东阳、严嵩、翁方钢、何绍基等书法大家的碑刻。

孔林内古代建筑很多,进入的两道门分别是大林门和“观楼”,也称二林门。观楼亦是鲁国故城的北城门,门上面刻有篆书“至圣林”三字。

走向孔子墓的路旁有条小河,这条小河叫“洙水河”,桥叫“洙水桥”,这条小河因在人墓前,被后世誉为“灵源无穷,宜与天地共长久”。

孔子墓,周围用红墙围绕,约长里许。墓前石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明正统八年黄养正书。

    松柏涛涛,坟莹座座,碑石遍地,诉说着千古的故事。

    雄伟壮阔的“三孔”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在这里,我直接感受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数千年历史中神圣而稳固的地位,在这里,我为孔子骄傲,为伟大的中华民族骄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雨中登泰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