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留意

(2008-10-31 09:30:04)
标签:

郑小驴

情感

分类: 文学评论

《大家》从2008年5期开始,开始推出“青春”栏目。此栏目由我策划主持,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开设这个栏目的原由与目的是为了挖掘80以及90后的文学实力派作家与作者,风格以纯文学为主,主张内敛厚重的文字。在众多传统文学期刊,特别是大型文学双月刊中,80后纯文学写作一直是被忽略了的一部分。我们认为,80后之前成名的那一批很大一部分作品,实则并不能真正代表80后的写作水平。关于此观点,我们曾征询过北大等众多教授、学者、评论家的意见,他们也一致认为,80后的真正代表作仍未诞生,而之前的那批靠商业炒作成名的80后作家,就如之前70后的棉棉、卫慧一样,整体上并没有体现出70后的写作水平,反而是后来的冯唐、魏微、徐则臣、李浩、田耳、鲁敏等后起之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70后的写作水准。

我们也一直不提倡把文学划成年代来加以区分,我们认为,文学与年龄并无多大关系,60后的某些作家也能写出童话来,而80后的某些作家同样也能用老练的笔法写出60后特有的笔调。而我们特别强调“青春”的原因,为的就是不以年龄来生硬地划分文学。这个栏目以后将添加更多的元素在里面,比如QQ访谈、我的文学观、写作历程等等我们都将考虑纳入到栏目里来。同时,我还想请一些80后的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评论者参与进来,就栏目作品展开评论与讨论。我们的气氛将是热烈的。这样的目的在于让80后的文学作者与评论者通过《大家》“青春”栏目这个平台,一起成长,一起成熟。我们已经和著名文学网站负责人盘索以及北大文学硕导、著名青年评论家邵燕君老师,北大文学博士、著名青年评论家、《文艺理论与批评》主任李云雷以及一大批北大文学硕士一起取得联系,他们对此都非常支持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届时,如有优秀的作品,我们将会在“左岸”首页用个人专栏的形式隆重推出,并邀请北大的青年评论家对作品展开评论。同时我们也会不定时地邀请一些著名的中年评论家做客本栏目,以此添加更多样的新鲜元素在里面。如果时机成熟,我们还会联手其他的名刊一起联合起来举办此栏目。我记得在早些年,《大家》《钟山》《山花》等刊物就联手一起做了个“联网四重奏”的栏目,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本栏目开设以来的首期作者是手指与马小淘。手指飘逸的叙述手法将青年一代迷茫的心绪写得活灵活现,作品得到了包括邵燕君老师在内的北大学子们的热烈讨论,我想起邵老师给我电话时那种热情与鼓励的语气,我想这个栏目的开设,是正确的。

我相信,未来的和现在已经上路了的、有着禀赋与实力的80后作家们,你们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80后的中流砥柱。

 

                      

                                                                  郑小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