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X线机和工频X线机的区别
工频机即以50Hz交流电为高压发生器电源的传统X线检查设备。我们知道,X线机(或称为X线检查设备)的组成可以大致分为X线发生器(X线源)和辅助设备两部分。下面的讨论我们将不加区别地将X线机和X线发生器混为一谈。
工频X线机的高压电源的次级大致有单相自整流、单相半波整流、单相全波整流、三相全波整流、三相十二脉冲(12拍)等形式。整流形式不同,施加于X线球管两端的电压脉动系数(纹波系数)差别十分大。其中单相半波整流(含自整流)输出的电压纹波系数最大(100%),而12拍最小(3.4%)。
我们知道,如果施加于X线管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做从零至最高值做连续变化,则在一个变化周期中,只有电压峰值附近的一小段电压值加速X线管灯系发射出来的自由电子才能够获得我们在机器上预置的能量(即kVp),这样产生的X线光子才有可能对摄影有用,其余时间产生的X线光子能量都大大低于预置能量。这样的X线光子对于我们的摄影目的毫无帮助,徒增加病人的吸收剂量而已。
中(高)频X线发生器的工作过程如下:50赫兹交流电源经过二极管整流、电容器平滑为恒定直流电压后,经过逆变器转换成具有一定频率的方波电压,该方波电压经变压器升压,再经整流、滤波,变为平滑的直流高压后,施加于X线管两端。与此同时,采样电路对管电压进行采样,并将采样值送到比较器,与预置的管电压值进行比较。如果采样值低于预置值,则调节器发出调节信号,升高逆变器的频率,或增加逆变器输出的脉冲宽度,直到从实际的管电压采样值与预置值相等为止。反之,若采样值高于预置值,则调节电路降低逆变器的工作频率或减少脉冲宽度,直到采样值与预置值相等。同理,对管电流也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调节与控制。
下面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谈谈工频X线机和中(高)频X线机之间的差别。
1、
对曝光参数(KV,mA,时间或mAS)控制的精度
工频X线机的曝光控制精度根据整流方式不同而差别很大。中(高)频X线发生器采用的是电压预置,反馈调节的方法,控制精度高。这样,可以大大减少X线光子束中的软射线成分,降低病人的辐射剂量,提高曝光重复性,从而提高X线照片质量。其次,也提高了X线管的输出效率。这一点从上面的示意图可以直观地看出;
2、
结构简单 由于中高频X线发生器的kV和mA值采用了纯电子方式分别预置、反馈调节的方式,没有任何机械旋钮和开关,
省去了kV补偿电路和空间电荷补偿电路;
3、
便于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
由于中高频X线发生器采用了纯电子的控制与调节方式,没有机械伺服机构,便于计算机控制,提高自动化程度;
4、
因为没有机械接点和旋钮,不仅响应速度快,输出参数精度高,而且可以在曝光期间对kV和mA进行调整;
5、由于采用了储能元件,对电源的供电要求大大降低,甚至可以利用直流电直接供电(大型工频X线检查设备往往需要专线供电);
6、由于频率高,根据变压器方程,可以使得高压变压器的体积大大缩小,便于大功率(大容量)X线发生器的小型化或微型化;
7、由于变压器体积小,不仅节省了制作高压发生器所需要的铁芯和铜线,而且也减少了高压发生器的铜耗与铁耗
由于单相工频X线发生器产生的X线束含有的软射线成分多,病人吸收的剂量大,照片质量不易得到保障,所以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明令禁止生产。而工频三相十二脉冲X线发生器则有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对电源供电要求高,输出参数控制精度低,自动化程度低等缺陷,
国际著名厂商也不再生产这类X线发生器了。
——摘自郑州创联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网站
转载文章,出处http://yaruyu.blog.sohu.com/116774252.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