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耐人寻味的《零点》(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解读)

(2010-05-08 13:57:48)
标签:

艺术赏析

我记录

杂谈

分类: 艺文杂谈

耐人寻味的《零点》

(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解读)

高鸿

《中国书画报》2010年第32

 http://s10/middle/4a2d98b2g862727ee0719&690
http://s9/middle/4a2d98b2n8001b699a598&690

陈治、武欣《零点》(中国画)

第一眼看到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获得银奖作品陈治武欣合作的《零点》,我突然想起茅盾先生的长篇巨制《子夜》。当然,我这样的联想并不是要将《零点》和《子夜》划上一个等号,因为《子夜》是一部最优秀的社会分析小说,它通过对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等人物的刻画,展示了30年代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史诗性的再现了中国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统治阶级重压下的悲剧命运。而这,恰恰不是一幅画作所涵盖的内涵的。尽管,作为画家,在以其有限的画笔和尺幅图式来观照社会不能与具有社会科学家的气质,擅长以严谨的理性思辨剖析社会现象的杰出小说家矛盾相提并论,但也是和优秀的画家。

 

可以肯定,陈治武欣是年轻画家,他们生活在变革的社会中,社会生活而引发了他们对与自己年龄相仿佛的年轻人生活态度和行为的关注。如果说《子夜》是通过对上世纪30年代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具有双重性格的深刻刻画,亦即一方面强大、自信、有抱负、有手腕;另一方面却软弱、空虚。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封建官僚不满;另一方面又敌视工农。节选片段中,细致地描写了他在走向失败过程中的挣扎与抵抗,表现了他外强中干、似强实弱的个性特征。那么,《零点》所塑造的人物以及所陈设的道具,来揭示被很多所谓批评人士作为批评靶子的7080后看似生活得和小资一样,其实却在关注为生活疲于拼命、辗转奔波的蜗居蚁族生存状态的这一社会深刻主题。

 

零点,即深夜十二点。 按科学的作息时间表推算,此时应该是工作了一天的人们进入梦乡的安睡时刻。然而,《零点》画面上的一对年轻的夫妇却似乎还在忙碌,年轻的爸爸好像是一个又一次在家待业的七尺男儿,为了明天,左手夹着一支似乎可以提神的香烟,而右手却在不停地移动着可以带来希望信息的鼠标;而年轻的妈妈,本想希望洗浴后给哺乳期的孩子喂上一口牛奶好让孩子早早安睡,但电话铃声却没商量的让其放下正在吸允牛奶的孩子去接那不得不接的电话。更为令人心酸的是,本是一对需要相互慰藉、相互亲昵的夫妻,此时此刻彼此都无暇抬眼看一下对方。

 

虽然画作的主题内容非常沉重,但画作者的创作心态却非常阳光。他们并没有将主人翁刻画成某些批评家所界定的自私、无聊,而是将人物塑造得很时尚。从点缀在画面上的布娃娃以及其它一些玩具可以看出,他们是很有的,也是很热爱生活的。画家以工笔手法表现了这对年轻夫妇的居家生活和。画面上的所有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活化,那么熟悉。仙人掌、竹节海棠等给画面增添了无限生机。

 

此外,《零点》那几近透明的鲜亮色彩,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从小被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歪风邪气所污染的蜗居蚁族,绝不是令人担忧的一代人。而真正令人担忧的是那些自以为是喜欢为别人把脉、为别人定性、把别人分类的所谓社会学家批评家

 

必须指出的是,将本是值得关注、值得同情的肩负生活磨难和工作艰辛的蚁族的生存状态指责为城市的小资情调”是有失公允的。当然,这也可能是画作表象上时尚唯美的人物造型以及那些时尚的道具给批评者造成的移情错觉。

 

总之,《零点》的立意是新颖的,图式是时代的,色彩是和谐的,线条是洁净的,这些都令人赞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