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傅抱石(款)《龙盘虎踞图》之再说(一)

(2006-07-30 13:10:26)
标签:

知识/探索

分类: 《收藏界》“高鸿鉴伪”专栏

傅抱石(款)《龙盘虎踞图》之再说

高 鸿

 

今年7月号的《文物天地》发表了拙稿《是醉后名作?还是死后赝品?――傅抱石<龙盘虎踞图>质疑》一文,拙稿见刊后,79日《北京娱乐信报》发表了该报记者王健撰写的《参展傅抱石“山”被指造假主办方称鉴定不同正常》,是日,新华网以《从质疑傅抱石画到书画鉴定的不同见解》为题予以转载,7月12日《人民日报·市场报》又发表了该报记者王旭辉针对拙稿撰写的《书画鉴定领域有一种怪现象,专家在收取“鉴定”红包后,就能出具与金钱数额相对应的“鉴定证书” ――书画鉴定缺少权威(调查·关注)》一文。

京都媒体的报道引起了上海部分媒体和“学界”的高度重视,712日的《上海晨报》、713日的上海《东方早报》和上海《新闻午报》相继就拙稿发表了三篇记者文章,即:《傅抱石<龙盘虎踞图>真伪遭质疑》(徐颖)、《傅抱石<龙盘虎踞图>真假谁说了算?》(李静)、《傅抱石<龙盘虎踞图>真伪遭质疑》(王健慧)。

然而,上海三家媒体并没有就拙稿《是醉后名作?还是死后赝品?――傅抱石<龙盘虎踞图>质疑》提出一点点具有学术含量的文字,而是以汤哲明博士对书画鉴定的不同见解要保留诉讼的权利”和娱记李静无端诋毁持不同见解者和其他媒体来表明上海“学界”对龙盘虎踞图》(又名《龙蟠虎踞今胜昔》)真伪问题的态度。

针对《东方早报》的严重背离学术宗旨且具有“文革棍子”遗风的言论,我在《我读上海<东方早报>》(见《文物天地》2006年第9期)和《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两文中阐述了我对学术研究的观点,在此,也就不再赘言。

本文的要义是:上海《东方早报》披露的汤哲明、郭庆祥对大连万达集团斥资千万元购得的龙盘虎踞图》并坚称该图系傅抱石的真迹,我以为,汤、郭的说法在学术层面上是没有任何支撑点的,尤其是郭庆祥后来坦诚承认的最后,我想说,我也没有依据确定《龙盘虎踞图》是傅抱石的真迹。”(见713日上海《新闻午报》记者王健慧《傅抱石<龙盘虎踞图>真伪遭质疑》)改口之说,由此可见,汤、郭的非学术层面上的辩解和郭的出尔反尔,很可能会给《龙盘虎踞图》的真伪判断凭添了一层本不该有的雾幛。因此,本人出于对艺术的虔诚和本着治学严谨的态度,兹就傅抱石(款)《龙盘虎踞图》再作几点补充考证,以期方家贤达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