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水影儿
水影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514,316
  • 关注人气:73,9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永远的契诃夫

(2016-03-14 10:41:39)
标签:

转载

分类: 读书札记
契诃夫(Anton chekhov ) (1860~1904) 的“樱桃园”呢?
原文地址:永远的契诃夫作者:周叔工

契诃夫(Anton chekhov ) (1860~1904)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 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契诃夫出身于商人家庭,后来进入莫斯科大学医学院。他本可以成为一个举止优雅、收入丰厚的医生,但是他却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从中学时代他就接受了民主主义的影响,从20岁起从事文学创作。他已不满足为最黑暗、最愚昧的农奴制俄国的人民诊疗肉体上的疾病。

 

契诃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完全抛弃了商人之家的市侩气,自觉地将自己与人民联系在一起。他的名言是:“如果我是个文学家,我就需要生活在人民之中。”初登文坛的契诃夫也曾写过不少幽默轻松的搞笑小品,但他最终抛弃了这种无聊的创作。他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开始用文学抨击专制、剥削给下层劳动人民带来的榨取、痛苦和磨难,并且在《柔弱的人》中,已闪烁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光芒。对最黑暗制度下的贫困群体,揭示他们的苦难和痛苦,应该是契诃夫小说的最伟大的成就,他的《苦恼》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他内心真正地把揭示人民的苦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难怪英国女作家曼斯菲尔德宣称,她愿意将莫泊桑的全部作品换一篇契诃夫的《苦恼》。19世纪末的俄国处于农奴制的黑暗年代,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往往麻木不仁,寻求精神麻醉(《第六病室》),要么被颓唐的社会腐蚀成以赚钱为最高追求的吸血者(《约内奇》),要么竟与压迫人民的统治者同流合污成为帮凶(《套中人》)。只有契诃夫在不倦地探索着知识分子自身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维系着知识分子良知的防线,同时用他那支犀利的笔剖析着伪知识分子的庸俗、伪善与丑恶。

 

人类良知的火炬还会在像契诃夫手里那样高擎而熊熊燃烧吗?契诃夫的名言何等掷地有声:“文学家不是做糖果点心的,不是化妆美容的,也不是给人消愁解闷的;他是一个负有义务的人,他受自己的责任感和良心的约束。”垃圾文学、帮闲小品、无病呻吟的伪文化和洋奴艺术,甚至连西方社会也不屑一顾的腐朽艺术、颓废文化,在今天的商品消费文化时代泛滥成灾。这,难道不应该在纪念契诃夫的同时引起人们的反思吗?我们

现在一些所谓媒体极力炒作的“文学”之类离现实相差甚远,鲜有深刻的、真正能反映占我们人口大多数的劳动人民生存境遇的现实主义作品问世。仅举一例,我国目前长篇小说年产竟达千余部,几乎相当于世界各国之总和,可真正的优秀作品能有几何?呼吁大家和巨著出现,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是无济于事的。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契诃夫在痛苦的创作历程中,不会去与出版商讨论版税的比例;他在抨击专制社会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压榨和欺侮时,不会去想到炒作、包装和拉选票;他在以文学的方式关怀社会时,不会想到名车别墅、醇酒妇人,而仅仅是自觉履行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作家的良知。

 

1904年6月,契诃夫因肺炎病情恶化,前往德国的温泉疗养地黑森林的巴登维勒治疗,7月15日逝世。尽管契诃夫生前没有看到他所憎恶的社会制度的灭亡,但这并不妨碍他的理想与良知通过其伟大的作品流传久远,影响着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们为社会的不断进步、美好而荜路蓝缕,这是一条艰难的布满荆棘的崎岖之路,唯其如此,才更成为我们在今天重申契诃夫的意义所在。

 

契诃夫墓前的芳草已萋萋百年,但他的精神、人格和不朽的作品却将永远郁郁长青!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