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高二学生参加科技夏令营的收获  ZT

(2013-06-20 11:04:26)
标签:

杂谈

分类: 美国教育
女儿十年级的夏天参加了一个大学的科研夏令营。对于这个夏令营,作为家长,我们最初的预期是非常现实的,就是给她一个体验,做出的project能有助于她下一学年的科学竞赛,顺便拿到两个大学的学分。可是到结束时,女儿的收获远远超过这些。

大学为高中生组织的夏令营很多──各种学科(文理),各种水准,各种价格 。我们周围很多华人孩子都有去大学夏令营的经历,很多是去西北,甚至是哈佛这样价格不菲的夏令营。我们也想女儿有这样的体验。在子女坛学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参加好的夏令营既是对孩子的锻炼,同时有可能对未来申请大学有帮助。在和女儿讨论时我们达成共识,那就是要申请一些有竞争力而花费又不太高的夏令营。

在子女坛高中信息交流群组里有这样一条非常好的信息(有较强竞争力的暑假活动),我提供给女儿让她自己研究。女儿对照这些夏令营的要求(有的要求必须选过某些AP课)申请了三个,都不是最top的,但是也是selective的。这些都是科研型的夏令营,正是女儿的兴趣所在。

申请的准备从上一年底就开始了,因为很多夏令营的申请截止日在2,3月。申请的过程对孩子是个很好的锻炼,找老师写推荐信,到学校要正式的成绩单,有的还要写essay。长话短说,女儿最后被其中一个录取了。

这是一个6周的camp,费用大约是3000美元(包括吃住),还可以拿到两个大学学分。一共有36个学生,三分之一女孩,60%是10年级的(和我女儿一样大的),剩下的是11年级的。除了美国国内的,还有来自意大利,土耳其,印度和香港的五个高中生。

每个学生都被分配到一个lab里跟着研究人员做实验,在夏令营结束时要做研究报告。在申请阶段小小要求每个学生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然后由大学来match。我女儿提的是微生物,最后被分配到一位教授兼儿科医生的lab里跟着学习作基因方面的研究,具体的方向是分析基因在新生儿兔唇形成中的影响。

夏令营的组织管理都不错。学生住在大学宿舍里。白天他们去各自的lab,到了晚上,有各种活动,还专门安排一些专家教授做讲座,如怎样写科研报告等等。记得我们把她送去报到的那天,看到日程表上写着当晚的活动是学习打麻将!我一看,赶快给女儿科普,告诉她什么是“中发白”,至于怎么玩我都忘了。

后来听女儿说,周末的时候他们的活动有游泳,打保龄球,看电影,camping,参观博物馆等等。

好了,现在来谈谈女儿自己的收获。

在夏令营结束的那天,我们开车去接她。头一天我刚刚从国内回来,还有时差,昏昏欲睡。可是坐在车里,女儿的话就像山间跳动的小溪,兴奋地一刻不停。我强打精神听着,可是渐渐被女儿说的吸引了。

女儿说的最多的是带她的教授。教授是他所在领域里的很有名的专家,人也非常好。每天骑自行车上班,生活方式非常健康。在这个lab里的学生除了女儿之外,都是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授安排一个研究生和一个本科生每周和女儿讨论一次,也让她参加每周的group meeting,这些都对女儿帮助很大。教授说话风趣有耐心,很喜欢女儿提的各种问题。他同时还是一位儿科专家,女儿随他去过产房,看他给刚刚出生的婴儿做检查,一次,教授还让女儿亲手剪下脐带打完结后剩下的那一段,这个经历真是会让女儿终身难忘。还有一次,教授带她到一间产房门口,但是没有让她进去。因为产妇竟然是个13岁的女孩!而爸爸只有12岁!教授说女孩来自问题家庭,情绪很不稳定,怕看到女儿受刺激。这件事对女儿的触动非常大,引发她很多思考。

在车上,女儿说:“我希望自己以后成为教授这样的人,既是医生,又是科学家,这样能帮助更多的人,对社会的贡献更大。”我心里想说:“那是多难的事,那又是多辛苦的工作和生活!”可是我没有说,我不愿自己成年人世俗的观念浇灭女儿心中的理想之光。谁没有青春年少过?谁的心不曾被理想点燃过?

后来我和女儿聊天时专门问过她:“你觉得在夏令营里的收获是什么?”女儿说:“我学到了怎样负责任地去做事。”女儿跟我说,在那里,每个学生在lab里每天工作6小时,可是她大部分都超时,最长一天是9个小时,因为她不会把正在做着的工作扔下就走。这样很多次她错过了午饭和晚饭。

这六周里做的工作也让女儿意识到科学研究不是件容易的事。中间一次电话里,她很苦恼地说自己的实验进展不顺利,我安慰她:“你看哪个科学家是六个星期就有新发明的?对你来说在做的过程中学到的任何东西都是收获。”

在夏令营里女儿结识了来自不同地方,和自己有着共同点的高中生,并结下了很深的友谊。结束那天,我们看到女儿和一个个男孩女孩泪流满面地拥抱告别。之后她和几个很上进的孩子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一直保持联系,彼此鼓励,分享各种学习方面的信息。

夏令营结束后我特别提醒女儿要和教授继续保持联系。后来女儿说她给教授打过电话,谈到自己打算学医,教授告诉她不要过早地把自己局限在一个专业方向上,上大学后先开阔眼界,吸取各种知识,然后看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女儿觉得教授说的很有道理。我听了后很感慨,教授这一席话对女儿的作用,胜过父母的千言万语啊!

半年以后当女儿需要教授为她申请的一个program写推荐信时,教师爽快地答应了。那封信写得非常具体实在,一点没有敷衍了事的味道,让我们非常感激。而女儿在夏令营里的一个好朋友也需要推荐信时,却不敢向自己的教授开口,她说之后一直没有联系,怕教授已经不记得她了。

后来我在一次聚会上见到一位妈妈,她的儿子也参加了这个夏令营。她向我询问我女儿对夏令营的印象,我回答说很好,因为孩子学到很多东西。那位妈妈说她的儿子的反映很不好,说是没有学到什么。过后,我问女儿,她说有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的实验内容,还有的到了实验室抽空就打游戏,不到时间就溜回宿舍。女儿说:“我和几个朋友为准备报告会熬到夜里一两点,可是有的男孩子会打游戏到那个时间。”

在同样的夏令营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一样的收获,所以家长也要在孩子去之前未雨绸缪,多加提醒引导。

这六个星期的夏令营女儿在生活自理,人际交往,个性成长上都有进步,有收获,让我们感到去得很值得。








Read more: 女儿的暑假生活 (ZT) - 子女教育 - 贝壳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