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父母输在哪里?

(2013-06-07 23:07:29)
标签:

杂谈

分类: 美国教育

中国父母输在哪里?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的最大差别是什么?”,引起了网络和平媒读者的广泛关注。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能言善辩,爱笑,自信,乐观。美国孩子之所以会如此,这和美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对比完中美孩子,现在咱们再来比比中美父母的差异。根据我自身的经历和我对中美文化的观察,我觉得中美父母的最大差异之一,就是对孩子课外书的态度。

 

记得我上中学时,我特别喜欢读点儿闲情逸致的课外读物。文学经典和鲁迅全集谈不上,但即使读读像<<大众电影>>这样的普通读物,我都要偷偷摸摸地进行,我的同学们也有类似的经历和体会。在我们的父母眼中,只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才不怕,中国家长对应试教育的重视由此可见。在中国父母看来,只要是和考试无关的书籍,统统都属于闲书,闲书都可以不看。孩子看闲书,就是在浪费时间,就是想输在起跑线上。

 

现在的中国家长比当年的家长可能会好些,尤其是如今琳琅满目的各种青少年读物,吸引着家长和孩子们的视线。今天这些青少年的精神食粮,到底有多少父母能鼓励孩子去大胆地享用呢?回国时,我悄悄观察过几家孩子的书架。这些家庭或者是高级知识分子,或者是企业家,应该说都属于国内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家庭教育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吃惊的发现,有的家庭根本就没有孩子的书架,有的家庭书架上的儿童书寥寥无几,仅有的几本书还是以怎么进哈佛,怎么发财,怎么成功这样的主题为主。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感叹,和美国父母相比,中国父母输了!输在哪里?中国父母输在书架上了!在很多家庭,室内装璜美不胜收,唯独缺少为孩子提供知识的大书架。

 

美国家长对孩子读书的重视,有些让人难以想象。如果你走进美国任何一家的社区图书馆,你就会找到答案。应该肯定也值得赞扬的是,美国社区图书馆对鼓励美国孩子多读书,起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在美国普通的图书馆里,各种各样的读书单,形形色色的读书报告会,作家签名售书等活动非常普遍。在这样的图书大环境下,再加上美国学校的正面引导,不爱读书的美国孩子比较罕见。当你看到美国家长带着孩子去图书馆借回一袋子一袋子的图书时,你就会明白美国孩子为什么能言善辩了。美国孩子闲书读得多,视野辽廓,词汇丰富,说话时自然而然就会有滋有味了。

 

读闲书到底有多重要?很多名人都论述过读书的重要性,在所有的名人论读书名言中,我最喜欢的应该是培根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名人的观点,一目了然。那就是,不同类别的书籍,能让人有不同方面的醒悟,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由此可见,鼓励孩子博览群书,应该是每位家长为孩子做的一件大事。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孩子太忙了,确实没时间读太多的闲书,该怎么办呢?我的看法是,那就为孩子精选几本好书吧,最好是不同类别的。根据我的观察,很多中国家长比较爱买成功书籍,尤其像怎么进哈佛这种图书,多年来一直很有市场。如果把书籍比作粮食,这种哈佛的书,我觉得应该属于零食,而不应该成为孩子们阅读的主流图书。为什么呢?并不是你读了哈佛的书,就能进哈佛的。与其让孩子亦步亦趋别人的成功轨迹,还不如在细节上梳理自己。

 

让孩子读书识理,增加词汇量,这是读闲书的一大目的。中国没有宗教教育,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缺少一种来自上天的感动。在这种请况下,读诗,不仅使孩子灵秀,也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净化孩子们的心灵,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一提诗歌,大家想到的就是唐诗三百首。其实不一定是这样的,那些西方哲理诗,既短小精悍,又不费孩子们太多的时间,多好啊。如果我的孩子在中国忙于应试教育,我一定会买几本优秀的诗集送给他。

 

美国白宫曾经举办过一个诗会,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即席讲话,道出了诗歌在生活中的无限魅力:“我们今晚相聚在这里……为的是强调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及在我们的国家中的重要性。我们在这里体验诗句和音乐的力量:帮助我们欣赏美,还帮助我们理解痛苦;促使我们奋起行动,也在我们开始气馁时鼓励我们继续向前;使我们脱离庸碌的日常生活——哪怕只是短暂的瞬间——开阔我们的心胸,充实我们的情感。”哪怕是短暂的一分钟,孩子就能读一首诗。世上最廉价和最宝贵的投资,不过如此吧?

 

具体到我个人,在我的家里,我是大力鼓励孩子们读闲书的。越读书,孩子们的阅读速度会越快;阅读速度越快,孩子们就越爱读书。我家除了有孩子们的书架,我还会把一些经典的好书推荐给他们看。有时候,孩子会跟从个人的兴趣,不爱读那些经典好书,尤其是我家十岁的男娃娃,他最爱看那些冒险和打打杀杀的读物。在这种情况下,我会随从他个人的意愿,同时会为他加一些来自好书的营养餐。为了给孩子加油,我最近爱上了美国儿童读物。我先读读,然后再给孩子们讲故事情节,把他们的兴趣提起来,他们经常会主动说,妈妈,这本书这么好,我也要读读!家长和孩子共享一本书,也是一种好办法。

 

总而言之,鼓励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多读闲书,将会让孩子受益终生的。一个爱读书的人,不仅说话有腔调,不枯燥,从书中慢慢汲取到的营养,也能把我们的心灵滋润得更加丰丰富富。美国孩子的能言善辩,或许我们一时半会儿学不来,但美国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只要我们让孩子拿起书,马上就能做到。可以想象,当阅读成为国民的一种习惯时,这个国家就会少了很多浮躁,多了很多温情。书籍是没有苦味的良药,中国父母们,别再输在书架上了,鼓励孩子多读书吧!

 

附注:既然我写了一些读诗歌的益处,下面我就随便引用一首诗歌,来说明一下诗歌对人们世界观的影响。现在的人们,都渴望成功,发财,当名人。关于名誉,你看诗人是什么观点?如果你成不了名人,诗人的观点,是不是可以为你减压?当我们想教育孩子要淡泊名利为人低调时,这首诗歌,就是一个小教材。诗人的几行字,胜过家长的唾沫飞扬。这首诗非常著名,作者是美国女诗人Emily Dickinson。

 

我是无名小辈,你是谁?

你也是无名小辈?

那么我们就成了一对 – 别说出去,

他们会驱逐我们,你知道的。

 

多无聊,空有一身赫赫显要,

多招摇,像只青蛙,

对着一片自以为仰慕的泥沼,

整日里叫着自己的名号炫耀!

 =====================

 

本文是草稿,需要修改,欢迎读者提供反馈信息。谢谢!周末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