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从菊花岛看旅游市场乱象

(2012-09-08 01:23:29)
标签:

转载

分类: 友情亲情
从菊花岛看旅游市场乱象
    
       
    菊花岛,我20年前就去过。那时候,船票20元,没有门票的说法说。两年前,据说为了彰显文化内涵,菊花岛恢复了辽金时代的名称:觉华岛。觉华是岛上的第一位僧人。不过更多的人还是喜欢“菊花岛”的名字
    我印象中的菊花岛,有些原生态的苍凉。当大木船把我们几十位游客带到菊花岛海滩,所见皆是岛上的居民,在大声招揽生意。我们先在海滩玩一会,然后随着大批游客往前走。没有导游,也不用谁指点,唯一的土路蜿蜒前伸,往前走,肯定差不了。岛上也有小客车,2元钱绕岛一周。听人说路不远,我们也乐得亲近自己的双脚,就加入行人的行列。在移步换景的山路上,跌跌撞撞地玩得很尽兴。
    今年7月6日,我带姐姐们到菊花岛游玩。我在葫芦岛工作生活了近30年,姐姐们还是第一次来我家小住。我们本来也有意在岛上住一天,看看日出的壮观,品品村居的乐趣。
    兴致勃勃地到了游船的售票处,我们被告知门票从去年开始涨价,每人175元,包括岛上8个景点的门票和各景区之间的车票,网上所言130元是以前的价格。问60周岁以上的游客是否优惠门票,回答半价,但是必须出示老年证,全国通行的身份证在这里并不算有效证件。这个规定大概在全国独一无二,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但山高皇帝远,由不得你不服从。
    50分钟的航海行程让人心旷神怡,接天浩淼的渤海湾赏心悦目。我们的学校就在海边,在教室和办公室都能欣赏大海的四时美景,我就先回船舱里照看物品,让姐姐们多在甲板上欣赏,拍照。说明一下:上下3层的铁制客船,第1层载客90人,第二层载客130人,第三层是雅座,另外交5元钱才能上去,有40个座位。容纳280人的客船,只坐60来位游客,上座率不足30%。6月7日是全国高考的第二天,天气又有些阴凉,这也许是游客少的原因之一吧。
    乘风破浪之间,船到码头,我们踏上菊花岛的土地。这里一如我印象中的苍凉:灰蒙蒙的码头破败不堪,汽车走过尘土飞扬的小路,让人屏气驻足,和全国保持一致的是,这里也像一个乱糟糟的建筑工地,推土机轰鸣,建筑材料随处可见。等在码头的热情居民围了上来,向你兜售海产品,向你推荐“咱家”的一流服务和特色美食,预约你环岛之后来品味和休息,那淳朴的语言和热情的笑容让你大受感动。感动之余,我也接过一张名片。
   在环岛的23号中巴里,一位自称导游的年轻姑娘,先坐上副驾的位置,清点人数后,脸朝窗外向游客机械地介绍几句有关菊花岛的地理位置和神话传说,之后补充从第一景区到到第二景区没有中巴,只有电瓶车。自愿乘坐,每位5元钱。从第二景区到怪石滩还有中巴。我们看了看时间,在第一景区只有20分钟的时间。急急地走下去,在大鹅卵石般的岩石上拍了几张照片,不甚了了地看了岩石上的刻字,又急急地上了路边等待的电瓶车。千余米的路程几分钟就到了。
    第二景区有我记忆深刻的唐王洞,一说藏王洞。传说中的故事总是有些玄妙。不管是庇护过李世民还是藏过太子丹,游客们也都想访古探幽,亲历当年的险境。20年前我去的时候,有几个岛上的少年摇着手电筒自告奋勇地去带路,收费5毛钱。有少年手电筒的微光和偶有泄露的日光交互映衬,十几分钟后我们钻出阴暗潮湿的土洞面朝大海,体会到当年王侯们绝处逢生时也必定有春暖花开的感觉。可是20年后的旧地重游,断了游客“穿越”历史的想法。大概是为了保护游客的安全吧,毕竟是风风雨雨几千年的历史了,现在的唐王洞已闭门谢客。
    我们没有经过大龙宫寺,在中巴陪游客的岛上渔民说,大龙宫寺正在维修。我们从大龙宫寺旁边的土路上去,只有一些小旅店小饭店,没看到什么景观。退回来时看看八角井,还有井边挂着一些红布条的菩提树。在规定的时间内,我们赶上了不知什么时候开过来的23号中巴。
    我问:到第三景区还要坐电瓶车吗?车上陪游的渔民说没有景点了,直接回码头。我说这里不才第二景观吗?渔民解释这里包括6个景点,大龙宫寺正没开放,井边上的树和树下的井合计为2处,我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导游回头纠正渔民的说法,中巴开向怪石滩风景区,之后“不走回头路”,让我们步行穿过海滩,到对面的岸上坐车回码头。
    我们被流放到怪石滩。北京来一位男游客无可奈何地抱怨着:“这几块石头也是一处景点?还不如不下车直接回码头算了。”她的女伴更是忿忿不平:“什么破地方?北京的颐和园门票才30元,那可是皇家园林啊!这样的旅游景点就是一锤子买卖,谁要是再来,都不是脑袋灌水啦,是灌粪汤啦!”这位快人快语的北京女子还发牢骚:“他们放空车不开,我们都买通票了还让我们另外花5块钱坐电瓶车,什么道理!”一位湖南来的小伙子很厚道,飞机车船并用,千里迢迢到渤海湾的这座小岛走马观花了两个小时,却只说六个字:“小地方,不规范。”
    那位淳朴和蔼的岛上老人
全程陪同,
不停地热情游说,锲而不舍地给游客介绍“咱家”的住宿条件,什么海景房啦,什么交通方便啦,什么食宿质高价廉啦等等,直到几位游客和他下了车。送我名片的女人热情地喊我,我谢绝她,告诉她没兴趣了。她很理解地说:有的景点没开放是不应该多要钱。对路边写着“免费公厕”旁的收费员,她也坦言:一个都不放过。我感谢她能说实话。看来,对这种“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的后果,谁都心知肚明,但短视行为让管理者把“可持续发展”放置一边了。
    我们在阴冷的码头等下一班离岛船,还有将近2个小时的时间里。如果把这些时间让游客分配在几个景点里,大家会玩得很尽兴的。为什么这样游玩的时间安排得这样紧促?我想原因只有一个:利益均沾。不论是电瓶车主,还是饭店旅店老板,都能得到实惠;导游和中巴司机也乐得清闲一下,不用多陪游客。苦的是游客,有的人不远千里,来去匆匆,该是怎样的心情?最终受损害还是当地的旅游业。尽管电视台有那么多广告轮番夸耀,可是游客们口耳相传,负面影响也不小。不信您在网上查查游客的留言,也是发牢骚的居多。
    从菊花岛看目前旅游市场乱象:
破败不堪的配套设施,粗制滥造的堆砌景点,环岛旅游车司乘人员的冷漠
,名不副实的虚假宣传,无人管理的诱骗消费等等。这些乱象令不少游客心存不满。旅游景点的声誉是游客给的,如果长此以往,即使景观再好,宣传的调门再高,也必将砸掉自己的招牌。

              [转载]从菊花岛看旅游市场乱象

[转载]从菊花岛看旅游市场乱象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