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阔别祖国多年后,从美归来的几种感受

(2011-08-05 18:46:3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游见闻

阔别祖国多年后,从美归来的几种感受

 

回国篇

在美国定居多年,这次又回国探亲。从飞机下来,看到拥挤的人群,同样的肤色面孔,我才确定我真的回到了祖国。望着熙熙攘攘的同胞,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中美相隔只不过十几个小时,一来一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度。

 

经过几番周折,才回到久别的故乡,难得见上一次面的亲戚好友都聚在一起,过去的很多事情仿佛历历在目,又如同隔世那么遥远。

 

孩子篇

离开家乡那时,几个姐妹都没有孩子,我回来的时候孩子们都成群了。在美国的前几年,我这个做母亲的,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姐妹的孩子比较。就说我那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三个孩子吧,跟和国内姐妹的孩子在一起,就显得‘失聪’,他们在美国9岁的时候,哪会背唐诗三百首呢。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考虑是否让孩子回国读小学,等到高中后再争取孩子出国留学。因为咱们中国父母习惯管孩子,从小就教孩子算数识字背唐诗,上学了老师布置各种各样的硬性作业,试卷的分数就是判定孩子优秀与否的标准,有这样的基础才让我感觉踏实,可能是我念旧中国式的教育。

 

在美国,孩子没了负担。我家大宝6岁的时候,我把他送到离家不远的美国小学读书,她整天背着空空的书包上学,兴高采烈回家。当时我就质疑这样的美国教育,这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我把大宝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她最深的印象是什麼,她笑着给我甩出一句美国英语:「free!」,当时简直就像一块砖头拍在我的脑门上。

 

后来的几件事情改变了我的初衷,就是老师布置的作业题,在我看来超乎想象的难,印象最深的《China's past and present》,我感觉可笑,几岁的孩子能够做出成年人的东西来吗。

 

过了几天,我感觉震惊的事情发生了,大宝居然能够完成了这篇作业,列印出来的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从长江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顿时让我发愣,当场没有表示赞许,更没有批评,一因为我看见孩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中国父母一定想不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9岁的孩子身上,我想或许这就是美国教育的精髓所在。我想,这是我读考研才运用的写作方式,想想那时候我已经二十几岁了。

 

留学篇

现在我是很理解国内的很多父母家里经济条件好,有充裕的钱,就想把孩子送出国外供读,考雅思考托福的热潮在从过去到现在持续进行着,无数的中国孩子正在走曾经我那条留学之路。

 

我想说你们真的很幸运,不像我历经万苦,背死托福理论学,举着巨债(三万块,在现在看来是一小笔钱,当时那个年代,这三万块相当现在的几十万)出国,到美国拼命式地恶补英语口语,嘴巴都说烂才换回今日的英语水平,有时候还会说出“很二”的中国式英语,在飞机上我曾经和航空小姐这样对话中,她问我箱子里装的是什么,我想回答“旅游鞋”,但我想不起这个英文词。

 

“shoes for sports”紧急之中,我来个中国式英文。

 

“tennis shoes?”

 

“yes, yes, tennis shoes.”

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事情,我想告诉各位即将奔赴出国的学子,你们在出国准备的时候,务必将英语口语打下基础,你可以通过雅思学习,它是一门实用性强的英语测试科目,据我的了解口语考试是考生和考官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能很好地避免出现“哑巴英语”的情况。这或多或少为什么我留学那年没有见考雅思留学美国的身影,如今在美国各大院校遍地开花的一大重要原因了。

 

回国前和一大推学生参加华人聚会,接触到很多考雅思成功来美国的孩子,阿丽是我认识的一个北京女孩,目前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就读,她的英文口语说得连我这个拿到美国绿卡的都自愧不如,非常流利地道。在聚会上见她带了好几个美国朋友来做客。

 

在他们欢笑的言语中,我十分确信这些孩子肯定能很好地融入美国的学习和生活中。身为老留学生,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想当初刚到美国那阵子,我还住在华人区,一方面是英文口语不好,二是自己的性格问题,一下子很难融入美国生活,后来经过了各方面的锻炼才算有了今天的成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忽然失声了?
后一篇:我给孙子买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