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作家向中国现代文学馆赠书新闻发布会暨《世界华人文库》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ZT

标签:
杂谈 |
分类: 编辑网友 |
进入21世纪,当代海外华文创作硕果累累。尤其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作家,跨种族、跨文化的“海外书写”,成为当代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引起海内外文坛的极大关注,在国内被誉为
“归来的春燕”。
2010年10月30日下午,由中国现代文学馆、海外新移民华文作家国际笔会(The Chinese Immigration
Writers Association)、美国科发出版集团公司(KF Publishing Company
Group,USA)、美国《世界华人周刊》杂志社(www.worldchineseweekly.com)、美国文心社和香港《文综》杂志社联合主办,(科发书业总部)水木时代(北京)图书中心承办的“海外华文作家向中国现代文学馆赠书新闻发布会暨《世界华人文库》出版座谈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http://www.worldchineseweekly.com/weekly_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010/20101030102357748.jpgZT" TITLE="“海外华文作家向中国现代文学馆赠书新闻发布会暨《世界华人文库》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参加捐赠仪式的华文作家们。左至右依次为:施雨、虹影、张翎、严歌苓、融融、陈瑞琳。
参加本次赠书活动的海外华文作家有来自美国的严歌苓、少君、刘荒田、陈瑞琳、施雨、融融,来自加拿大的张翎,来自英国的虹影。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常务副馆长吴义勤,美国科发出版集团公司总裁、《世界华人周刊》出版人张辉,香港《文综》杂志社副总编辑白舒荣,科发书业总编辑、《世界华人周刊》执行主编张桐,海外新移民华文作家国际笔会会长陈瑞琳,美国文心社总社长施雨,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陈公仲、黎湘萍、赵稀方、陈涛,《世界华人周刊》副社长王威,美国《中国日报》社长江启光,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译文图书公司总经理兼总编辑孙亚飞,人民日报社大地副刊主编徐怀谦,著名摄影家陈立元,部分文艺界代表,海内外新闻媒体记者等。
海外作家本次捐赠的著作有:张翎(《金山》、《余震》);虹影(《虹影作品精选集》)(全六册);严歌苓(《雌性的草地》、《扶桑》、《人寰》、《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穗子物语》、英文版《赴宴者》、法文版《扶桑》、《白蛇》、《金陵十三钗》);少君(《奋斗与平等》、《愿上帝保佑》、《爱在他乡的季节》、《大陆人》、《未名湖》、《人生自白》、《漂泊的奥义》、《凤凰城闲话》、《阅读成都》、《怀念母亲》、《台北素描》、《天府成都》、《约会周庄》);吴玲瑶(《美國孩子中國娘》、《生活麻辣燙》、《明天會更老》、《幽默百分百》);陈汉平(《在矽谷喝咖啡》);陈瑞琳(《“蜜月”巴黎》、《家住墨西哥湾》、《横看成岭侧成峰》;融融(《一代飞鸿》、《夫妻笔记》、《吃一道美国风情菜》、《金山华工沧桑录》);施雨(《纽约情人》、《美国的
一种成长》、《成长在美国——美国中小学素质教育》、《911人性辉煌》、《上海海归》、《施雨诗选》、译著《走进马拉卡楠宫——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夫人传》)葛逸凡(《金山华工沧桑录》)等,共计100多种。
http://www.worldchineseweekly.com/weekly_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010/20101030111254174.jpgZT" TITLE="“海外华文作家向中国现代文学馆赠书新闻发布会暨《世界华人文库》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为严歌苓颁发入藏证书
http://www.worldchineseweekly.com/weekly_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010/20101030111310814.jpgZT" TITLE="“海外华文作家向中国现代文学馆赠书新闻发布会暨《世界华人文库》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陈建功代表中国现代文学馆接受作家张翎捐赠的作品《余震》、《金山》
http://www.worldchineseweekly.com/weekly_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010/20101030111333905.jpgZT" TITLE="“海外华文作家向中国现代文学馆赠书新闻发布会暨《世界华人文库》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为虹影颁发入藏证书
http://www.worldchineseweekly.com/weekly_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010/20101030114303698.jpgZT" TITLE="“海外华文作家向中国现代文学馆赠书新闻发布会暨《世界华人文库》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作家陈瑞琳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著作
http://www.worldchineseweekly.com/weekly_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010/20101030114334200.jpgZT" TITLE="“海外华文作家向中国现代文学馆赠书新闻发布会暨《世界华人文库》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陈建功为作家融融颁发入藏证书
http://www.worldchineseweekly.com/weekly_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010/20101030114413284.jpgZT" TITLE="“海外华文作家向中国现代文学馆赠书新闻发布会暨《世界华人文库》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作家施雨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著作
参加本次活动的海外作家回国期间,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组、北京人民广播电台92.7千赫《女人花》节目和美国《世界华人周刊》记者分别采访了严歌苓、张翎、虹影、陈瑞琳、施雨、融融等几位著名作家,现场录制了访谈节目。
http://www.worldchineseweekly.com/weekly_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010/20101030111419827.jpgZT" TITLE="“海外华文作家向中国现代文学馆赠书新闻发布会暨《世界华人文库》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参加捐赠仪式的作家、出版界代表。左至右:著名作家虹影、融融、严歌苓,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译文图书公司总经理兼总编辑孙亚飞,《世界华人周刊》出版人张辉
在此期间,海内外作家、评论家还多次举行了《世界华人文库》出版座谈会,为《世界华人文库》出版发行献计献策。《世界华人文库》由海外新移民国际笔会、美国科发出版集团公司策划、组稿,即将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科发书业总部)水木时代(北京)图书中心出版发行。
为答谢到会嘉宾,美国《世界华人周刊》杂志社艺术总监、著名书法家张伟先生向部分来宾赠送了亲笔书写的小楷册页《岳阳楼记》和《心经》等书法作品。
http://www.worldchineseweekly.com/weekly_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010/20101031015226312.jpgZT" TITLE="“海外华文作家向中国现代文学馆赠书新闻发布会暨《世界华人文库》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书法家张伟(左)赠送书法作品给严歌苓(中),右为《世界华人周刊》出版人张辉
http://www.worldchineseweekly.com/weekly_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010/20101031015310920.jpgZT" TITLE="“海外华文作家向中国现代文学馆赠书新闻发布会暨《世界华人文库》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书法家张伟赠送书法作品给作家虹影
http://www.worldchineseweekly.com/weekly_cn/uploadfile/article/uploadfile/201010/20101030111505286.jpgZT" TITLE="“海外华文作家向中国现代文学馆赠书新闻发布会暨《世界华人文库》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参加捐赠仪式的作家、文艺界代表、出版界代表
相关阅读:
《世界华人文库》是一套反映当代华文文坛最新风貌的全景丛书。
丛书作者既有北美、欧洲知名华文作家,也有澳洲、东南亚华文文坛劲旅,还有中国内地、港澳台资深大家。作者身份各异:既有职业作家,也有资深编辑;既有企业老总,也有普通职员;既有传道牧师,也有家庭主妇。作者成就也各有不同:有的已是功成名就、享誉四方的作家,有的只是著名博客写手。丛书作者又是如此相同:他们都有着割舍不断的炎黄子孙血脉;他们对中华文字——汉字都怀有深沉的眷恋;他们有着同样的追求——视写作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他们都在笔耕不辍,书写着各自的传奇。
丛书内容精华荟萃、包罗万象。在散文卷中,我们精选了几十位作家风格各异的十几部佳作,体裁涵盖文化随笔、纪实散文、旅行游记、生活美文、亲情散文等多种类型。
本套丛书的最大特点是承前启后、推陈出新。既有对知名作家的推崇,又有对新生代作家的鼓励;既有对中国国内优秀作品的总结,又有对海外华文精品的发现。犹如一架广角摄影机,真实记录了当代华文作家的光荣与梦想,再现了海外华人的多样化生活历程,以及在中西文化交错下对文化、人生的思考,反映了海外华人生活的现状,以及海外游子对祖国的赤子之心。
相信本套丛书的出版一定会在世界华文文学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世界华人周刊》独家稿件,照片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