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绝望和期待 ZT

(2010-08-28 10:52:17)
标签:

杂谈

分类: 诗歌图文

这是杨炼的组诗《诺日朗》之四,题目是我冒然加的。

 

为期待而绝望
为绝望而期待

绝望是最完美的期待
期待是最漫长的绝望

期待不一定开始
绝望也未必结束

或许召唤只有一声——
最嘹亮的,恰恰是寂静

 

http://news.xinhuanet.com/shuhua/2008-11/23/xin_35211052110212652911416.jpgZT" TITLE="绝望和期待 ZT" />

 

希望---这是一幅改变奥巴马一生的作品。

 

据英国《独立报》11月19日报道,奥巴马2004年在美国民主党代表大会上发表了名为“无畏的希望”的演讲,此次演讲让他声名鹊起,并且在2006年出版同名著作。实际上,“无畏的希望”一词出自他的前牧师赖特对一幅画的评论,奥巴马本人曾被那幅画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画作,这些画对人有什么作用呢?不同的人可能从画中得到不同的东西,对于奥巴马来说,一幅画改变了他的生活,也是这幅画让他立志竞选美国总统。

    20年前,身为芝加哥三一联合基督教会牧师的耶利米·赖特,以“无畏的希望”为题举行了一次布道。他在布道会上解析了英国画家乔治·弗雷德里克·瓦兹一幅名为《希望》的画作。

    画面上一个年轻女子坐在象征世界的地球上面,身体向前倾斜,低垂着头,眼睛被蒙上绷带,手里弹拨着仅剩下一根弦的古希腊七弦琴,并俯身倾听这根弦发出的微弱乐音。画家的意图是表现人类直到最后也不能丧失希望,不过观众的感受可能会有所不同,觉得只剩下生命的最后一根弦,正面临着危机。

    但赖特解析说:“虽然这名女子身上有着瘀伤和血迹,穿着破烂不堪,竖琴也只剩下一根弦,她就好像是广岛或者沙佩维尔(沙佩维尔为南非城市,曾发生种族屠杀)的受难者,但是画家仍敢于把这幅画名为‘希望’。虽然世界被战争撕裂,虽然世界被仇恨摧残,虽然世界被猜疑蹂躏,虽然世界被疾病惩罚,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充满饥饿和贪婪,虽然她的竖琴被毁坏得只剩下一根琴弦,但是这位女人仍有无畏的希望,在她那仅存的一根琴弦上,去弹奏音乐,去赞美上帝。”

    奥巴马在他的自传《父辈的梦想》中,将这次特别的布道看作他人生转折点。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其他艺术作品能像这幅画那样,对他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瓦兹此类作品还有《命运》、《爱与生命》等。

    瓦兹1817年出生,1904年去世,是维多利亚时代最为神秘的艺术巨人之一,他被誉为“英国的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成就最为卓著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之一)”。此外,瓦兹还是一位艺术家先知,他的画作主题都是生命、宇宙以及万物的总结概述。他的座右铭就是“追求最高”。

    在伦敦,有很多瓦兹的作品,比如国家肖像馆有他的专人纪念馆,他的肖像与其他维多利亚时代的伟人在一起。泰特画廊英国美术馆有很多他的画作,包括《可以称她为女人》、《停留于内心深处》以及《希望》等。在肯辛顿公园,还有他巨大的骑马雕像,名为《身体能量》。(李金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