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教科书中必不可少的三个中国人是谁 ZT

(2010-05-25 09:21:15)
标签:

杂谈

分类: 网络信息
  在美国通行的教科书里,有很多涉及的内容。为了让青少年更细致地了解东方文明,中国赫赫有名的的历史人物,根本就回避不了。通过非常另类的“美国视角”,可以看到“陌生的”标志性人物。在美国形形色色的教科书里,不约而同地提到过了三位中国名人。当然,这种美国视角,派生出了一种“怪异的选本”。这三个中国人分别是:陶渊明、杨玉环和李自成。

  


  
陶渊明出污泥而不染


  麦基《世界社会的历史》中解释:“他不是一般的中国农民,他跟士大夫阶层的人士保持着紧密联系,经常在一起喝酒吟诗。他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这样简单的田园生活很满足,甚至把这种生活美化成世外桃源。”作者希望学生从中领略到魏晋南北朝的时代气息,即注重的不是学识,而是出身和门第。“陶渊明就是在这种乌烟瘴气的环境中,寻求超脱与自然”。

  这部教科书还专门留下几道作业题:(1)陶渊明究竟是儒家子弟,还是道家子弟?(2)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为什么会受到同时代人的欢迎?

  

  
杨玉环浪漫


  斯特恩斯在他的《世界文明》中提到了杨玉环,讲述完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浪漫史”后指出,他们的感情属于“最著名的,也是最不幸的”。作者对杨玉环爱情故事的渲染,除了美国人对爱情的重视,不乏迎合、媚俗的考虑在里头。

  

  
李自成暴力夺权不可取


  布利耶特所著《地球和居住其间的人民》介绍李自成时写道:“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成功只是短暂的。”“一年以后,李死了。死因要么是自杀,要么是因为偷吃了农民的粮食而被活活打死。”

  李自成在美国教科书里的形象,跟中国人的理解差异很大。中国人一般对步步发迹的“下层人物”充满敬意,人们公认“帝王将相宁有种”,“天下乃人人之天下,无德者失之;有德者居之。”欧美则不然,尽管也有揭竿而起的革命,但是自从中世纪以来,那种以暴力夺取政权的模式,就很少出现了。毕竟,所谓“一锅端”或者重新洗牌的社会变革,很容易对贵族政治等传统体系,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美国人所关注的,并非谁来当皇帝,而是某种社会形态,是否产生了本质改变。倘若李自成获胜,不过是牌桌上换了一个庄家,玩法没有任何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