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曦沦谈品牌
杨曦沦谈品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23
  • 关注人气:3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赢在柳传志

(2007-09-30 12:02:34)
标签:

产经/公司

分类: 狂欢的商业
                  file://Ibm1/%C2%B9%C2%B2%C3%8F%C3%AD/%C2%B2%C2%A9%C2%BF%C3%8D/%C3%93%C2%AE%C3%94%C3%9A%C3%96%C3%90%C2%B9%C3%BA.jpg

    赢在中国冠亚军的结果出来了,冠军叫李书文,亚军叫窦大海。这个结果是这样的产生的:

第一轮,由9个评委投票。在9个评委中,史玉柱、牛根生等企业家评委都选了李书文,因为他们都曾扮演过创业者的角色,在情感上倾向于富有创业激情的李书文的,那怕他有明显的缺点,甚至在比赛中踩了红线。而阎炎、熊晓鸽这样的风险投资家,看中的不仅是创业者的创业精神,更看中创业者是否能成为可信赖的受托人,所以他们投了务实憨厚的窦大海。结果是李书文6票,窦大海3票。这时候李书文基本上稳操胜券,除非最后两位总评委一致投窦大海的票。(此时我心里投了李书文)

第二轮,是场下拉票,这个拉票不直接形成票数,但是可以影响总评委的决定。在这一轮一位美国商学院的教授发表了他的观点,这就是支持窦大海。因为他对李书文在比赛中屡次踩红线“很不舒服”。这使我想起美国企业家和中国企业家的一次对话,中国企业家抱怨中国法制不健全,经营环境不好。美国企业家说了一句,如果你们处在美国这样的法制环境,很多人可能走不了这么远。(此时我心里对是否投李书文产生了疑虑)

第三轮:由宁高宁和柳传志最后投票决定胜负。在此之前,宁高宁支持窦大海,柳传志支持李书文。只有他们两都支持窦大海,才有可能翻盘。结果宁高宁被李书文的激情所感染最后投了李书文,柳传志也一如既往的投了李书文,结果没了悬念。

     没想到柳传志最后的发言却语惊四座。可以说是把应该关起门说的话打开门说出来了。原来柳传志在最后几乎不想投李书文了,可能是由于开始一致支持李书文,也不好最后否定自己的决定。但是这不妨影响他表达自己真实的观点。柳传志以严厉的口气说了这样的话――你得明白,你非常容易变成一个非常不招人喜欢的人。你主要是对你对你自己的评价太好,你在一次比赛当中,在评委讲要留下谁,不留下谁当中,你表达说,虽然我不是组长,我是影子组长,你这口气多大,你想一下,人家听了以后能舒服吗?因为你将来要领导一个企业,你领导是你的一个班子里的成员,如果他们有能力,有智慧的话,他们愿意听你这样的人说话吗?你下面要领导你的员工,你要和供应商打交道,你要是这个劲头,除非人家是个小企业,被你压着,为了挣这份钱,人家忍气吞声而已。尤其刚才让我不愉快的是,你说对关于红线的看法,蠃在中国的这个红线,当然不是法律,但是这里定的规则,你闯了这的红线,人家评委就让你下去,那天确实是困为卖牛奶卖的太生动了,所以我看他们手下留情了。今天我投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困,这只是一个一千万的小小的投资,如果让我们一起投几个亿的钱给你,我肯定不放心-----

虽然赢在中国只是一个节目,但是柳传志这番话却让这个节目成为一个事件。(此时我已经对投谁没了兴趣)

     其实在风险投资的评委眼中,这两个项目投资价值都不大,而冠军和亚军的产生更多的取决于谁表现出了中国人心目中的企业家形象——有梦想,有激情,有主张,敢表达,李书文就赢在这一点上。

这时我想起德鲁克对企业家的描述,他说,在我接触的众多企业家中,有的能说会道,有的不善言辞,有的身材伟岸,有的其貌不扬,这都不影响他们是否具有企业家精神。李书文成了冠军,可能是大家被一种表象所迷惑了。

我希望赢在中国不仅鼓励中国人的创业精神(在一个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文化里,中国不缺乏创业者),更应该传播一种从创业者成为企业家的价值观,这就是诚信。

而这期总决选出了一个屡次踩了红线的李书文,的确是一个遗憾,好在柳传志最后的一番话弥补了一些他自己对这个结果的遗憾,也让更多的观众思索赢在中国背后“赢”字的真正内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