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魏强毅女性心理学两性婚姻女人男人情感 |
谁为女大学生做“二奶”负责?
魏强毅
最近在网络上发现一篇文章,主要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的女大学生做“周末二奶”成为了一种时尚,并且在其文章内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数据:当调查大学生“傍大款”、“周末二奶”现象时,竟有61.5%的大学女生表示“应该及时享乐”。这到底是不是一种社会现实,需要考证,但是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否发生了变化,这应该可以肯定。
在物质和精神两种原本结合的统一体被分离之后,很多人在价值观上发生了变化。再加上传媒的大肆宣传,尤其是网络色情文化的泛滥,都从各种层面上影响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窗户打开了,蚊子也会飞进来”这个理论是非常著名的,可惜的就是,中国人压根就没有抵抗蚊虫叮咬的能力。一个个都中了外来蚊虫的病毒,并且开始寄生于内心。
我曾经就遇到一个女大学生,在交流中表现出一种极为不平凡的“现实主义精神”。当我问到她如何看待爱情的时候,说道“其实爱情根本就没有,只要两个人在一起能过日子就行。如果要找老公,当然会首选经济条件好的,毕竟那可以让自己少受点苦头。”这算是一个写照,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这同时也可以看到70年代流行的那种文学青年的魅力已经被车子和房子所取代了。
女大学生在人们的眼里应该是那种害羞、矜持并且有尊严的群体,可是人们又忘记了如今的女大学生在接触大学教育的同时就接触了社会。她们会穿着光鲜的参加各种活动,会追求时尚,会迷恋“一夜成名”,会渴望自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她们也存在自我理想,有些女人会渴望找个好老公,有些女人会渴望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有些女人会渴望能够靠能力得到别人的赞扬,但是她们在实现目标的时候,更多的却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在社会上,性服务组织用“大学生”来提高自我身价的例子已经数不胜数,而对于“性”和“情”的现实让更多的女大学生认为那只是一种表层,根本就无法进入内心。所以她们不会为自己稀里糊涂的失去第一次而着急,也不会为自己失去尊严而自责,反而会为自己通过努力赚取了一大笔的金钱而高兴。我们也无法否认,那其实就是一种自我能力。
躁动不安的社会形态下,女大学生们渴望成名、渴望拥有高贵的生活。但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她们不得不把自己的身体作为竞争资本,甚至社会上还会暴料出“女大学生因为找工作而失身”的新闻。急功近利成为了现代人的代名词,之前的一部电影,一张专辑要制作好几年,出来的都是精品;而如今的新人乱飞,口水歌弥漫生活的现状已经形成。一种快速亮相和快速退场的游戏在不停的运转,这些当然都要受恩于“经济”的趋势。
记得曾经在《北京青年报》看到一篇关于“房子和爱情”的文章,其核心思想就是将房子和爱情联系在一起,并且房子对爱情的成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把这种现实摆在女大学生的面前,要么选择吃苦,要么选择享受。哪有女大学生会傻到放弃富裕的物质生活不过,而去选择一种吃苦耐劳的日子呢?
我们不能责备她们,但是我们会感到惋惜,因为女孩子们又开始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她们可能并不会明白“用青春换金钱”的后果,只看见了眼前的利益。至于自尊、人格、人生的起点全部忘记。如果她们都能够想想到20年后的生活,应该不会笨到用“10年的青春来换取一生的幸福”。
这种迷茫的生活途径到底谁应该挑起责任呢?能够去责怪社会吗?为什么不是全体的女大学生都会走那条路;能够去责怪教育吗?为什么有些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的女孩反而还不会迷迷糊糊的对待自己的身体呢;那么究竟应该责怪谁呢?本人认为,除了自己,谁也没有责任。
女人有选择走哪条路的权力,但同样也有为选择而买单的义务。所以,选择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是至关重要的,不能有半点的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