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人问:我该怎样应对“七年之痒”

(2007-04-17 18:47:28)
标签:

魏强毅

两性

婚姻

恋爱

情感

女人问:我该怎样应对“七年之痒”

   

魏强毅

 

昨天我写了一篇关于七年之痒的文章,当然希望大家能抽出时间去看看,不能说是经典之作,但也算是自己的多年来的感受。那么今天就接着来谈如果应对的问题。

 

昨天的文章里,我已经很明确的把“七年之痒”的产生原因和深层次的含义作了一次浅显的说明,所以今天就要基于昨天的文章来发表新的看法。

 

首先、如何抗拒婚姻期的审美疲劳

 

上次讲到,七年之痒其实是磨合的结果,而磨合产生的直接效应就是“彼此熟悉”,这个熟悉里面当然就包含了“审美疲劳”。毫无疑问,审美疲劳是婚姻的天敌,是一般的婚姻不能接受的。从男性的心理角度出发,男人一般喜欢有挑战并且含有陌生感的东西。那么对于女人一样,男人喜欢捎带陌生的女人。

 

那么一旦完全了解之后,婚姻就成为了“死水”婚姻,那么女人如何去面对这样的情况又如何去预防这样的情况,本人认为,“增加生活调味剂”是最好的方式。

 

这个调味剂到底指什么,本人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陌生感:比如女人可以从自己的打扮(最好不要每天都是同样的衣服,从颜色和款式上,尽量多改变)、比如女人可以从自己的饮食习惯(最好不要每天都吃同样的饭菜,从口味、风味等方面去改变)、比如女人可以从性爱方式(最好不要总是用同样的方式)等等角度去改变。

 

2、增加浪漫:比如在自己结婚纪念日,可以去举行一些特殊的庆祝方式;比如在情人节给对方一种心灵冲击;比如在生日时,给对方一生难以忘记的感动;比如可以一起出去旅游(看夕阳、看海、逛公园等)凡是可以增加浪漫的事情均可以增加,这样可以给婚后增加许多的默契与激情。

 

3、学会为对方释放压力: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本来就要承受一定的痛苦,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能够高兴而有些则会痛苦呢?这并不是物质条件能够决定的,更重要是一种心态。那么作为工作压力大的人,就应该学会去调整自己的心态。比如夫妻可以去“情人酒吧”、去“KTV”、“和朋友聚会”等等形式去释放自己的压力。现代文明的特色就在于创造了无数给人压力的事情,同时也造就一批可以释放压力的空间,人们应该学会去利用。

 

其次,如何抗拒婚姻的沉默

 

许多女人(也可包括一些没有结婚,但在恋爱的女人)向我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那就是“男人为什么会深沉”,说得通俗点就是“男人为什么不爱说话,总觉得我烦”。这个问题其实我以前已经分析过,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认同达到的一定的程度。

 

那么怎么抗拒,这有个很有效果的方式,那就是给与彼此一些私人空间。爱一个人不能120%的付出,因为付出多了,爱情就不是爱情,而承载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与压力。我主张爱情在自由而放松的空间里进行,如果你感受到爱情给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时,放手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其实女人或者男人还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去抗拒婚姻的沉默,那就是交流。“沉默产生的原因是认同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但并不是最高的程度。”说得通俗点就是“似乎很了解对方,但又似乎很不了解对方”,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沟通”变得很重要。如果有一方觉得你烦,那么你就得找个时间,从内心的感触出发,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给自己一个说话的机会,不然,爱情将失去自身的意义。

 

最后,如何抗拒爱情的流逝

 

总有那么些女性问我这样的问题“我丈夫说,我们回不到从前那种感觉了”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也很清晰。结婚一段时间后,感觉当然要发生改变。如果还是当年那样的激情与陌生,那是不可能的。那么现在婚姻中人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就是,态度改变后,应该怎么去改变自我的态度。

 

那么对于生活在婚姻生活里的人,就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地位与婚姻价值。如果还把自己当作一个不成熟的人来看待,那么婚姻必然存在危险。

 

女人是一群想把握爱情,但是把握不到的人;而男人是一群想体验爱情,却体验不到的人。希望这句话能够给大家一点启示。

 

那么如何把爱情抓牢,这个问题最根本的症结在“心”。随着爱情的深入,心成熟了,心坦诚了,心开阔了,一切就自然了。

 

一直强调用“心”交流,去体验“心”的声音,用“心”去感知世界。不知道有多少人明白其中的含义。

 

那么总体来说:“心态、交流、成熟”是保持婚姻的因素,“宽容、仁爱、浪漫、放松”是加强爱情的因素,“了解、互助、理解”是成就完美婚姻的因素。

 

真诚的希望,天下女人和男人,把握自己的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