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夸夸其谈 |

文/蔡卫和
十几年前写了一篇《关于丽水”的“丽”的正确读音》,从网上发给了从中央到浙江省和丽水市的有关部门,但都石沉大海。反而是偶然在网上发现许多网站转载了我发在新浪博客上的拙文,评论者有赞成有异议甚至还有谩骂。
异议者和谩骂者其实是不懂方言的发音与普通话发音的对应关系,所以我想写一篇续文,继续谈谈“丽水”的“丽”的读音。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一拖再拖竟然拖了十几年都没能动手。
昨天突然发现新的异读审音表已经公布好几个月了,赶紧上网搜索打开查找“丽水”的“丽”字改过来没有,结果很失望,没有。看说明原来是此次审音不包括人名地名。那么看来还有希望,所以就决心将这个续文写出来。
十几年前写的那个由于是给各级有关部门看的,所以力求简明扼要,点到为止。而这次的是给广大网民看的,所以为了将自己的理由讲透彻,就必须要将一些专业知识先做些普及,不免会多讲几句。广大群众不妨一边吃瓜一边看。
首先普及一下有关古代汉语的四声与现代汉语即普通话四声的对应关系。我们读小学学拼音,老师教我们的声调是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其专业名称应该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所以我们在接触古典诗词时一时不会将其与古代汉语的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联系起来。其实,除了入声,其他三个声调,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都是一一对应的。因为现代汉语毕竟是从古代汉语慢慢演化而来的。而我们的南方方言由于保留了入声所以也就保留了古代汉语的四声,所以与普通话的声调也是一一对应的。许多异议者甚至谩骂者就是因为不懂得如何分辨自己方言的四声,所以与普通话的四声无法对应,才对我提出的“丽水”的“丽”在当地方言里本身就是读去声的说法表示异议。所以我将古代汉语也可以说是我们方言的四声列表举例如下(按平上去入排列):

之所以举了这么多例子,是想让不会分辨四声的朋友多念念,念顺口,从而能够辨别清楚自己方言的四声。注意,是用方言读,不是用普通话读。
只有能够分辨清楚自己方言的四声,才能真正认识到、感觉到,丽水的“丽”在当地方言中确确实实是读去声的。看上面表格里的“离礼丽力”,分别是“平上去入”四声,其中的“丽”就是去声。所以对应到普通话也应该读去声即第四声,而不是人为地标注为第二声即阳平声。
而且丽水的“丽”本来就是美丽、秀丽的意思,与美丽、秀丽的“丽”在我们的方言里都是读去声的,发音一如“利水”、“厉水”。大家不妨用自己的方言读读看,假如是阳平声,不就成了“离水”或者“梨水”了吗?
同样,“利”、“莉”、“励”、“厉”、“荔”等字,在当地的方言里和丽水的“丽”是同音同调的字,也都是读去声的,假如丽水的“丽”是阳平声,那这些字,包括美丽的“丽”,岂不也都是阳平声了?这符合我们方言的实际发音吗?
据说有一条规定,说是:尊重当地人的读音。我估摸那些审音者可能都是北方人,由于当地方言——甚至整个南方方言——的去声非常接近普通话的阳平声,就被他们误以为丽水的“丽”在当地的读音是阳平声,从而拿来“尊重”了。
我相信迟早有一天,国家语委将会取消“丽水”的“丽”的错误读音阳平声即第二声,恢复其本身原有的正确读音去声即第四声。因为这既符合丽水这一地名的含义,也符合当地人的方言读音,更符合语言文字的改革原则。
2019年2月19日
电邮:chqlr@qq.com
微信:chqlrcwh
关于“丽水”的“丽”的正确读音: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a2c49760100c3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