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上半城·下半城

标签:
十八梯吊脚楼长江大桥背街山城重庆 |
分类: 社会:和谐飘香 |
前段时间听说较场口下的十八梯将要拆迁改造了,这是曾经的老重庆最后的缩影,便合计着啥时要去十八梯拍拍照,把最后的老重庆定格在记忆里。
昨天天气很好,延续了前天的大太阳。下午我们决定趁着这明媚的春光,去踏访一下很少去到的重庆老城。先乘车到观音岩,打算沿着观音岩背街的小路去石板坡走走。虽然雾霾仍然很重,但气温却是直线上升,走在太阳底下,只穿一件毛衣还嫌有点儿热呢。
在重庆灯红酒绿浮华喧闹的大都市光鲜表象下,还有另一个不为大多数外来游客所知的重庆。山城重庆一直以来在市民的心理视野中被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上半城即大家都熟知的渝中区两路口到解放碑CBD这一圈现代化城区,从地理位置来看,上半城处于山城的顶端;下半城则是从解放碑边缘地带沿众多狭窄陡峭的石头阶梯往下通达长江嘉陵江江畔的那部分旧城区,囊括了山城的半山腰到江边水码头的广大区域。
随着长滨路、南滨路等滨江路的建成,长江嘉陵江畔都变成了时尚漂亮的交通枢纽绿化带,唯有下半城半山腰的这一片,似乎成为被时代和社会遗忘的角落,一直停滞不前,越来越拉大了与上半城的心理距离和生活距离。这些众多的小石板路就像一条条纽带,剪不断,理还乱,把半个世纪前曾经熙熙攘攘喧嚣热闹、而今却凌乱杂陈破旧落后的下半城,与处处是拔地春笋般鳞次栉比的现代高层建筑、充斥着光怪陆离躁动不安的现代气息的上半城连接起来,也连接着上半城人的得意骄傲与下半城人的卑微无奈。
石板坡是这些石头阶梯中比较宽大平整的一条。走出重庆火车站沿长江往朝天门方向到老长江大桥这一带就是石板坡。前些年石板坡的吊脚楼全都由政府统一装修了古色古香风格的外墙和门窗,成为展示重庆地方建筑特色的示范带,但吊脚楼里的生活却还是照旧拥挤逼仄破败不堪,对改变和提高石板坡地区市民的生活并未起到实质性的影响。
下图中部长着草和树的山体地带以前就是石板坡所在地。
http://s9/middle/4a2b75fbh8096a80986a8&690
旧城区改造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观光客希望保留原汁原味的老重庆风貌,不愿意看到千篇一律的现代都市建筑;原住民则强烈地渴望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提升自己的生活档次,绝不愿意让子孙后代都永远生活在古老陈旧的房屋中,低人一等,被人瞧不起。看到消逝的石板坡,真不知是该喜还是悲!
http://s5/middle/4a2b75fbh8096a892dd54&690
一条规整的新石阶从滨江路一直通上山顶,期盼着需要重新聚集的人气。
http://s4/middle/4a2b75fbh8096a92b5a43&690
石板坡山脚,向左上方延伸出去的,便是重庆市区内最老的珊瑚坝长江大桥。照片中部,北桥头的四季雕塑隐约可见。
http://s5/middle/4a2b75fbh80a5e03711d4&690
长江大桥桥头错综盘旋的立交,显示着欣欣向荣的现代节奏。下半城缓慢迟钝的生活节奏与之格格不入。
http://s11/middle/4a2b75fbh80a5e0cf99aa&690
站在石板坡看南岸,曾经荒僻的南岸现已完全融入重庆现代化大都市的整体格局。
http://s14/middle/4a2b75fbh80a5e144742d&690从石板坡下得山来,继续沿解放西路往朝天门方向行进。
这是路边的一座民俗风味浓郁的茶楼,其悠闲静谧的风格也代表了下半城的慢节奏生活。http://s12/middle/4a2b75fbh8096a977ac6b&690
不管人间如何变化,世事如何沧桑,岁月如何轮回,山上的野菊花、路旁的玉兰花依旧如时绽放着最美丽的笑靥。
http://s1/middle/4a2b75fbh8096a9d32f70&690
http://s3/middle/4a2b75fbh8096b16422c2&690
在往十八梯的路途中,我们经过重庆下半城的老街之一——厚慈街。
我从来没有住过这样破旧残败摇摇欲坠的房子,也很难真正体验一辈子住在这样房屋中的复杂心情,对命运的无奈、怨恨、抗争,或者逆来顺受,随遇而安……
http://s14/middle/4a2b75fbh8096b1a1295d&690
但是,当你走在窄窄的厚慈街头,挤在各色身份各种打扮的人流中,看着满大街琳琅纷呈的农副产品,听着人们热烈地讨价还价,兴奋地挑选售购,然后带着采买的商品,带着一份悠闲自得与心满意足,从容不迫地向家中走去,你会有深深的感慨:幸福就在简单的生活当中!
http://s8/middle/4a2b75fbh8096b1fcd007&690
老太太简单的快乐,就是多卖出几棵大白菜。
http://s15/middle/4a2b75fbh8096b2490c4e&690
两只小狗当街旁若无人地打闹着。年轻的主人坐在一旁晒太阳,一张小几,一杯茶,聊着闲天,没有什么事儿必须要赶要做。
http://s2/middle/4a2b75fbh8096b28612b1&690
十八梯是这些从山脚通向山顶的石阶路中最极致最典型的代表。
http://s6/middle/4a2b75fbh80a6a10d5545&690
站在较场口的山顶边缘,往后看不过数百米便是重庆的都市核心解放碑;往下看,便是盘绕而下萧条破旧的十八梯。
http://s9/middle/4a2b75fbh80a6a82f31c8&690
http://s10/middle/4a2b75fbh80a6a8b89249&690
这样的石板路,只应出现在古城古镇中。
http://s5/middle/4a2b75fbh8096b30f7444&690
这里的人们对这样的生活场景早已见惯不惊,但习惯并不意味着认同,更不代表着留恋,变迁改革是大势所趋。
http://s14/middle/4a2b75fbh8096b34c793d&690
但,没有了石板路的家,还是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个家吗?
http://s14/middle/4a2b75fbh8096b85d098d&690
这是下半城的十八梯入口处。
http://s4/middle/4a2b75fbh80a6ed0ea5e3&690
http://s3/middle/4a2b75fbh8096b8a95192&690
在上半城的十八梯入口处,正在举行街头舞会。这里的舞会最大的特色便是总是在大白天进行,只要不下雨,音乐声就会响起。总会有不少十八梯的居民聚集在这里踏歌起舞。
http://s12/middle/4a2b75fbh8096ba178fdb&690
十八梯附近的老茶楼大门处陈放的具浓郁乡土气息的农家橱柜。
http://s9/middle/4a2b75fbh734248d93eb8&690
老重庆寻访归来,乘坐轻轨回家,途中看到据称是近53年来最枯的水位。水落石出,许多平时看不到的江底石板都偶尔露峥嵘啦。
http://s5/middle/4a2b75fbh8096d39117e4&690
http://s11/middle/4a2b75fbh8096d40b254a&690
http://s9/middle/4a2b75fbh8096d43908f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