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羚
马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327
  • 关注人气:10,6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诉讼前的致辞(1)-茅迪芳

(2006-11-06 12:36:22)
分类: 关于《千手观音》的文章、视频

【本文为:茅迪芳诉请侵权案,新闻发布会上的致辞】

 

编者按:

我们仅以此文给予来到这里,支持或者不支持、理解或者不理解、感受、体味、关怀老艺术家们的人群或者根本就是事不关己而嘻笑人生的人们;

这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关于这件事情前因、后续的点滴感受和诠释;

再次提请明确;那是关于上一代人的世界观,荣辱意识,以及他们对事业、对祖国、对人民、对奉献、对得到、对失去以及对名和利的诠释;

一切似乎与我们现在的人群不同,我们无法完全理解老人这样执着求实的精神,但是我们起码能够从中自省,哪怕知道一点他们的‘单纯’与‘质朴’,他们的无私与可爱……

如果现任的专家以及领导们也光临过这里,那么我们希望,您们能够仔细地看看这封‘致辞’,这里没有硝烟,只有阐述和一颗赤诚的心……

 

茅迪芳的致辞(一)
 

尊敬的各位媒体记者,首先感谢大家远道而来参加这一见面会;前面主持人的讲话已经将我1987年创作的作品,以及本案的起始原因向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这里我就不再重复了;

 

在这里,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给我一个表述的机会;

 

1935年我在浙江出生;

 

1951年;我参加了革命工作,从事了我最热爱的舞蹈专业,在尊敬的戴爱莲老师、苏联专家、还有当时的许多老艺术家、民间艺人的培养下,在我们新中国的建立初期,在那阳光普照的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热爱舞蹈事业胜于一切;那时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能够为祖国有用的人,能够为我们的舞蹈添一份力量的人;

 

1956年;我荣幸地得到了国家的派送,前往捷克斯洛伐克留学,在布拉格国历音乐学院舞蹈系就读,系统地学习舞蹈编导及舞蹈的采集专业;

 

1959年;归国后,我怀着一腔的热血,奔赴云南,因为在哪里有我的梦想,在哪里可以实现我报效祖国的理想,发掘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是我的责任;云南是一个音乐舞蹈之乡,那时想,这就是我的梦想所在了,踏上云南的土地,在一片的荒芜中,没有现在的汽车、火车甚至公路,坐马车、牛车或者徒步,我走遍了云南的角角落落,美丽的西双版纳、深邃的阿佤山、独特的彝族部落、彪悍的景颇山寨、纳西、独龙、傈僳、藏族、基诺、爱伲、哈伲、土家族、阿昌族、布朗族、拉祜族、白族、布依族、普米族山寨、村庄等等等等;

 

与众多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生活在一起,向他们学习、采集那最原生态的舞蹈、音乐,那时的阿佤山还在祭司人头,一个个的人头桩让那时年轻的我也会感到恐惧;同时热情的民族兄弟姐妹们的音乐舞蹈又在强烈地感染着我,使我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笑容、每一次的举手投足都在颤抖着,为我们美丽而玄妙的民间艺术瑰宝而激动,而感染。我将自己倾力地投入到其中,用最大的激情点燃着艺术之火而创作着,这时诞生的作品就是那时的人们所熟悉的大型音乐舞蹈电影《阿诗玛》舞蹈音乐史诗《东方红》的片段《赶摆》、佤族舞蹈《舂米》、《阿佤人民唱新歌》等等数十部用我的激情,用我的热爱所创作的舞蹈作品;

 

那是一段艰苦日子,但是物质的艰苦在那时年轻的我的身上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感谢云南、感谢那里的土壤、那里的民族、感谢那使天地灵动的中国大西南……

 

接着我经历了十年的文化浩劫;我的小女儿马羚,就是在那时诞生的;在那时我的丈夫离开了我们,长眠于另一个世界,我的好友杨丽坤因病,再也不能回到舞台,我的亲人们、学生们、同事们都在经历着那一时代,带给我们的磨炼与痛苦;但是我还是要说感谢,因为那个时代,没有磨灭我对真实的求知,以及对自己理想的决心,我走过那时,感谢那时的经历,她使我坚强至今……

 

1973年;我来到甘肃;是来自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关怀,我离开了那片热土,同时也是回忆中最不堪的云南,这次的调动保全了我的生命,同时也使我所采集的民间艺术得以后来的发扬光大;同样,从大西南来到大西北,我再次投入到西部的每一个角落,在那里有高亢的花儿、飘逸的西部民间舞蹈、辉煌灿烂的敦煌莫高窟;沿着丝绸之路,沿着长征之路,我历经多次的寻着她走过再走过,为了那心中的理想,为了将这一切表述给世界;

 

在那时我的身份是一名军人,为了我们可爱的中国军人,为了那一段段美丽、感人、若为革命故二者皆可抛的气惯山河的豪情壮志,为了那可敬的军人情怀,创作了多部军旅题材的舞蹈作品,《永不下岗》、《绣金匾》、《山花浪漫时》藏族舞蹈《雪山曙光》、土族舞蹈《追星星》裕固族舞蹈《红柳丛中战歌亮》彝族舞蹈:《红灯照彝水》等等数十的作品就是那时诞生的;

 

1980年;我终于回到了阔别久已的北京,同时也迎来了我们的政治、艺术、经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同样我也沐浴着这一份的灿烂而勃发出新的创作激情;

 

依旧按照我的创作轨迹,必须深入生活,那时走遍了北京军区的所有辖地,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绚丽的山西云岗石窟、抒情的沂蒙山脉,期间创作的舞蹈作品有景颇族舞蹈《景颇刀舞》中国古典舞《心中的玫瑰》军旅题材舞蹈《急流飞渡》、《滦水情》、抗日战争题材女子集体舞蹈:《八女投江》中国古典舞《橘颂》彝族舞蹈《酒歌》以及中央电视台大型连续剧《西游记》的舞蹈编导;傣族舞蹈《盘鼓灯》、中央戏剧学院话剧《桑树坪记事》舞蹈设计;1987年创作作品:集体舞舞蹈《吉祥天女》(又名:《大佛》、《千手观音》佤族舞蹈《猛侗》军旅题材:《清风送爽》大型舞剧《召树屯与婻木喏娜》(又名)《孔雀公主》等等;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