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关于《千手观音》的文章、视频 |
在甘肃……
l
1973年:调入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任舞蹈编导、教师;
在兰州茅迪芳开始发掘中国西北舞蹈素材,足迹同样遍布了整个大西北,回族、撒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等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均成为她的创作源泉,同时多次前往河西走廊、敦煌、山西等地采集民间舞蹈、音乐、绘画、雕塑等的原始素材,同时亦作为一名军旅编导创作了许多获奖作品,为中国的军队舞蹈创作增加了最新鲜、也是最具情感化的舞蹈作品,做出了不可冥灭的贡献,在兰州军区期间的代表作品如下: l
1973年以后在兰州军区期间创作的作品如下: 1.
汉族陕北舞蹈《绣金匾》:(群舞) 2.
萨拉组舞蹈《奶茶献给华主席》(群舞) 3.
汉族舞蹈《绣金匾》、撒拉族舞蹈《奶茶献给华主席》作品获得《第四届全军文艺汇演》优秀舞蹈作品奖;被收录入电影《胜利号角》; 4.
军旅题材《永不下岗》、军旅、藏族题材《雪山曙光》被评为全国独舞、双人舞、三人舞汇演优秀节目奖。(表演者)左青、韩茹等; 5.
军旅题材《山花浪漫时》获得兰州军区创作奖; 6.
军旅、土族舞蹈《追星星》 7.
军旅、裕固族舞蹈《红柳丛中战歌亮》 8.
军旅、彝族舞蹈:《红灯照彝水》 9.
等等…… 在兰州军区期间,茅迪芳创作了大量的表现军旅生活、军民情深各民族与解放军军民鱼水情的革命作品以及鼓励军人战斗的革命作品,并同样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舞蹈演员及舞蹈编导;同时成为特色鲜明、原始状态西域文化的第一手的采集者;也为其后来的创作增加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创作语汇;
再回北京……
l
1980年:调入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任舞蹈导演; l
1980年以后在北京军区期间的作品如下: 1980年作品:景颇族舞蹈《景颇刀舞》(集体舞)获得1982年全军文艺汇演优秀舞蹈作品奖、1999年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舞蹈比赛‘金奖’;
1980年作品:中国古典舞《心中的玫瑰》双人舞;
1983年作品:军旅题材《急流飞渡》(领舞):赵明、张卫东,本作品获得全军第五届文艺汇演优秀作品奖;
1983年作品:军旅题材集体舞《滦水情》为引滦入京工程特别创作的作品,获得北京军区表彰;
抗日战争题材女子集体舞蹈:《八女投江》
1984年作品:中国古典舞、双人舞《橘颂》表演者:赵小津等
1984年作品:彝族舞蹈、双人舞《酒歌》表演者:A组:赵永斌、杨青,B组:赵香等(中央民族歌舞团)——使用罕见的彝族烟盒舞为舞蹈的主要语汇;
1984年作品:中央电视台大型连续剧《西游记》全剧舞蹈编导;与著名电视导演:杨洁合作。表演单位:北京舞蹈学院、煤矿文工团、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等等……;
1985年作品:傣族舞蹈《盘鼓灯》表演者:A组:朱梅、B组:马羚;本作品获得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优秀作品奖’、‘表演一等奖’、全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汇演优秀表演奖。C组:杨丽萍(又名:《吉祥之光》);——本作品使用手中托举明火蜡烛的祭祀为舞蹈主要语汇; 1987年作品:中央戏剧学院话剧《桑树坪记事》舞蹈设计,与著名戏剧导演:徐效钟合作;
l
1987年作品:中国古典集体舞《吉祥天女》(又名:《大佛》、《千手观音》等祥见历年节目单),表演单位:A: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表演者:李彤、张博、刘露;B: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C:中国东方歌舞团。(本作品汲取了敦煌壁画、山西大同彩塑、云南节竹寺罗汉堂等中的‘千手千眼’观音造型为核心,融汇了傣族舞蹈、印度舞蹈的特色并吸取了当时年轻人时尚的霹雳舞等多种舞蹈贯穿语汇为主要创作;) 1987年作品:佤族舞蹈《猛侗》集体舞,表演者:官明军,表演单位: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
1988年作品:军旅题材:《清风送爽》
1988年作品:大型舞剧《召树屯与婻木喏娜》(复排)表演单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
1992年退休;以上所述的舞蹈作品,大部分至今仍然在延续着活跃在舞台上表演;其中1987年的作品:中国古典集体舞《吉祥天女》于1999年被领舞演员:刘露教授给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于2000年世界残疾人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表演并于2005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播出,大获好评并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