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人深省的《事根儿》
(2009-04-05 10:07:26)
标签:
事根儿协理员军队股长方方文化 |
分类: 网友评论 |
发人深省的《事根儿》
作者:节虚轩
回顾年少时候,许多青年热衷看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市面上此类书籍毗毗皆是,封面漂亮时尚,书名别致动人。由于情节感人,故事性强,读者看得津津有味,有的沉迷其中,废寝忘食。可于我而言,没有足够的兴味和耐心去读这些小说。
说来也有些惭愧,笔者曾经几番心血来潮,欲拜读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因人物繁多,描写缓慢,记不住人的名字,分不清人物的相互关系,读到后面忘记前面,理解困难等诸多因素,屡屡放弃阅读。没有全部读完过一次,也就没有多少发言权,不敢妄作丁点评论。
方方先生的《事根儿》是我有生以来完整阅读的首部长篇小说。对于像我这样一个不擅长于一目十行的读者,要看完一部二十多万字的大篇幅、大容量、大结构的小说,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相当的时间,特别是公务私务格外繁忙的情况下,依然爱不释手地保持了阅读上的连续性,依然潜心投入到小说的情景变化中,与主人公一起呼吸、一起思想、一起感悟人生、拷问社会、接受命运、再启智慧。
一直以来,我自认为是一个十分理性的人,对纯粹“花瓶式——中看不中用”的风景类、故事性小说,只抱短暂欣赏的观点,至多是一次性欣赏,产生不了持续的教育功效。我向来看重文以载道,当然对此类小说情有独钟,而方方先生的长篇小说《事根儿》正具备了启人心智、发人深省的持久功效。方方先生的《事根儿》曾经让我享受到了快乐阅读的过程,时隔九月之久,仍然没有忘怀,想起《事根儿》这部小说,总想写一点感想,但到了真正落笔之时,却又不知道该从何处下笔,不妨写一写《事根儿》吸引读者的魅力之处吧!
首先,因为方方先生采用了大无畏的现实主义写法,尽管小说的故事性不是很强,但主要悬愿一以贯之,贯穿了主要篇幅,这是能吸引读者不断往下读的主要原因。阅读过程中,读者无不希望通情达理、随和谦让的实力型军官王军晴能得到他该得到的东西,最后主人公王军晴如愿以偿,没有让读者失望,这是小说最圆满的结局,虽然过程曲折了些,耗神费心不少,但最终满足了好人必有好报的大众口味。我对军队生活没有丝毫的感性认识,对股、处、营、协理员等职位对应的级别不太清楚,阅读时感到有些茫然,感到文脉有些难解之处。但军需股长、协理员、雷一鸣、副处长等人在认真工作生活的同时,又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和目标设计着,或明争暗斗、或明避暗夺、或说让却不舍……《事根儿》这部小说点明了任何一个社会都客观存在着的如笑里藏刀、绵里藏针、机关算尽太聪明的错综复杂现象,这也是作者方方先生的高明之处,他向读者提出了一个特定的命题,也在提示和警醒人们:如何应对?如何防范?如何洒脱?如何先发制人?与世无争还是后发制人好?历史上,聪明反被聪明误、大智若愚、祸福相倚的故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其次,王军晴这个现役军官的形象塑造得比较成功、丰满。王军晴为人正统,军事业务娴熟,理论水平、身体素质、政治修养等等方面均比较过硬,尤其对军队的改革、发展方向、如何训练等方面深有研究,而且有一整套完整无缺的、独到的见解,军队全局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应有尽有。方方先生对王军晴的心理描写颇为细腻,且不乏真实感,性格刻划也很细致,更不乏现实可能性,方方先生笔下的王军晴,有血有肉,一个活生生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一般。王军晴是一个介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军队干部,深谙社会的基本规律,借一位关爱晴的老领导之口,道出了军队中客观存在的隐规则现象。“一说送礼晴就头痛,每年年底走访,总是为买礼品而犯愁。”“唉,你都是当股长的人了,这小事还得我教你?”王军晴迫于无奈,为了家属安置,在朋友的多次劝导下,只好豁出去,动用了所有可以动用的关系网替自己弄事。
第三点,我认为阅读一部小说最重要的要看,能不能让人念念不忘,能不能碰撞出有益的思想火花,能不能教育人、启示人、给人智慧、给人勇气、给人信心。而方方先生的《事根儿》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事根儿》告诉我们,重情重义者得朋友,得朋友者得天下,王军晴每每遇上了麻烦事,总有人伸出相助之手,虽然相助的过程没有立竿见影,但起着不可缺少的牵线搭桥、穿针引线的作用。业务精湛者,在正义之流的眼里,永远是英雄。《事根儿》还告诉我们,有事的地方必有人,有人就有事,弄人就是弄事,弄事就是弄人,会弄事的人得实惠,可弄事成风,越演越烈,则于大局不利,大局不利,小局何利?个体何利?《事根儿》正倡导一种大气的精神,呼吁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思考军队改革的推陈出新,形成坚不可摧的国防——强军伟队。笔收了,可言犹未尽。
2009-04-05 10:06:39
节虚轩不仅仅做事认真,写起文章来一点也不含糊。这篇文章总结的很好,我觉得你写出了我为文的心声。谢谢您认真阅读我的小说并写评论。此言文转摘收藏在我的博客里了,等小说再版的时收录入小说书评系列。谢谢。
相关文章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