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iddle/4a291437hbf9a6838fe0b&690
2012年5月5日,北海晚报电子报,艺谭版。
感谢北海晚报总编阮直先生的厚爱。
感谢青岛诗人作家——高伟女士以热情洋溢的笔触撰写的评论。
全文如下:
文/高伟
看到刘大千画的画,那画,真是让我惊讶,一个把画能画成这样的生命,该是具有一颗什么样的灵魂?他画静物。那静物在他的笔下就会突然获得了生命,我就能感知到那静物突然就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述说。他画的照片,比照片本身更像那些画中的人物。
他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那一方水土让他心动,于是,他铺开画纸,那些眼中的色彩,世间活络着的生命,便着急地去了他的笔下,他的画笔,仿佛有神经似的在纸上游走,于是,画纸上展现出来的,除了被创作的风景,还有比风景更灵动鲜活的东西 ,让我们因惊奇而瞪大了眼睛。我感到 ,他的画笔里面有自己的另一双敏感的眼睛 ,一双超现实的眼睛 ,一双能够在寻常景物中发现美与真实的眼睛。他甚至能够把无名的东西弄出梦一般的意境 ,像王小慧镜头下的景物。大作家劳伦斯在熟年的时候 ,去了意大利 ,他突然有了画画的冲动。
他说:……当你有了空白的画布 ,一把大刷子蘸满了颜料 ,你就会一头扎进画布中去。那情形就像一个猛子扎进水塘中 ,然后开始疯狂地游泳。对我来说 ,那就像在一条湍流中游泳 ,害怕 、惊恐 、喘着气挣扎着活命。理性的目光尖锐如针 ,但画就全然出自本能 、直觉和纯粹的肉体动作。一旦本能和直觉进到了刷子尖里 ,那画就形成了 ,如果那能成为一幅画的话。”不知为何 ,看了刘大千的一系列画作 ,我忆起了劳伦斯的这段话语来。
艺术家保尔·克利曾经说:你不要从一个想法出发来画画 ,你要让一个想法自己到你的画里来。刘大千就是这样一个画家 ,我感到面对一幅他所怡情的景物 ,他铺开画布 ,是他的想法扑面向他撞击而去 ,他甚至有些应接不暇。于是 ,画布上沾满了他用五颜六色搬动出来的想法。其实 ,艺术在高处都是相通的 ,所有被写出来的诗歌其实早就存在于世间 ,无非是 ,一首诗歌等着被一个与它有缘的诗人 ,用文字把它们裁剪出来;一个画家也无非是 ,把生活中早已预存的画面裁剪于他的画布里面 ,连同裁剪者本身的灵魂。
这么久的时间 ,这么久的琐碎的生活 ,竟然没有让刘大千放弃他手中的画笔。是的 ,他可以丢弃那么多东西 ,时光迁徙 ,他越丢越多。他从来未曾丢掉的 ,就是他的这支画笔。倒是把这支画笔 ,越握越紧。这可真是上帝对一个人的尘世救赎。
我知道 ,上帝只用艺术救赎苦难的世人 ,让他走小路 ,而大路是通向死亡之路 ,唯有小路 ,才适宜于一个破茧的灵魂死而复生。拿着画笔去找生命之门吧 ,众人们走着的物欲大路 ,没有这样的救赎之门 、欣悦之门 ,刘大千走着的这条小路 ,那里面藏着这样的门 ,像芝麻开门 ,虽然 ,需要披荆斩棘 ,需要死而复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