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艺术教育 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分类: 走进前沿 |
美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艺术教育有了较快发展,艺术教师队伍严重不足的状况有所缓解,艺术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普遍开展,中小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提升。但是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艺术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尤其像我市五县一区这样的贫困山区,乡镇学校没有把艺术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艺术课程开课率不足、活动形式单一、教师短缺、资源匮乏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着。我市是客家古邑,历史悠久,艺术文化底蕴丰富,然而当前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滞后,直接制约了推进古邑文化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艺术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一、
1、中小学艺术教育是一种不完全的教育状态
当前,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用专业艺术教育的眼光和要求来看待艺术教育,因而往往使艺术教育的发展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重视提高,忽视普及;重视比赛,忽视教学;重视艺术尖子人才,忽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艺术比赛的结果和成绩,而忽视活动本身的育人要求;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等,这些都偏离了艺术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学校艺术教育经常被忽视和轻视,有些学校音乐、美术课形同虚设,艺术教育活动如艺术课堂教学、课外艺术活动没有真正开展就是明显例证。所以,中小学艺术教育“有名无实”。因此,我们应通过艺术课教学和艺术活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促进身心各方面和谐发展。
2、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条件差
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的开课率较低,即使开课大部分也只是局限于唱歌和图画。少数学校,即使有了专业艺术教师,也存在艺术教育课程被严重挤占现象。艺术课由文化课替代。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配备情况远低于城镇学校,师资严重缺乏且多为兼职,专职和专业的艺术教师甚少。艺术办学条件农村不如城镇,有些农村学校没有画架、画夹、颜料、纸笔等美术教学用品,音乐教学设施也很简单不完善。
3、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资源匮乏,使得艺术教育得不到完善发展。特别是艺术教育同其他学科相比投入更大,教育成本更高,艺术学科需要更多的器材和专业教师,因此需要满足这样的状况就需要更多的资金。但是在我市教育投入并非很足下,再加上艺术教育一直不被重视,艺术教育的经费就更加紧缺,使得艺术教育的设备短缺,添置艺术教学设备更是难上加难。尤其是贫穷乡镇小学连教学用的挂图和配套音响资料都没有,艺术教师上课只能凭一张嘴、一本书,致使艺术欣赏课无法保证。
4、城乡教育条件差异产生学生水平差距
艺术教育符合家长对子女教育的价值取向,每个家长都有着共同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愿望,他们不但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念好书,多数家长还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写善画、能歌善舞、多才多艺。随着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不少家长愿意花费大量的资金、时间将孩子送各种各样的课外培训班。例如各地举办的各种艺术培训班:“南粤艺术”学舞蹈、跆拳道;“钢琴123”学钢琴、小提琴;“丹青坊”学画画、书法等艺术。然而这种艺术的培养是在课外进行的,建立在家长需要每个月付出一笔额外资金,学生要付出星期六日的休息时间去学习,而且学习时间也才两个钟左右,这样既增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如果把这种艺术的教育普及到课堂上,每个星期设定一节课作为一种自由选修课,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学期初就选定下来,到规定的艺术教育时间段则各归其所进行艺术培训。相信这样的学校艺术教育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以学校艺术教育为载体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我市的县区乡镇农村学校,由于资金不足,各方面配备不齐全,使艺术教育不能全面开展,在素质教育时代,使得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十分不利于农村孩子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村也应该深化艺术教育的教学改革,将艺术教育走进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减少学生水平差距。群众心向艺术,艺术教育的春天却未到来。学校教育,应该顺应群众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强烈愿望,使艺术教育乘势而上。
二、加强我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把艺术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
2、财政部门要将艺术教育所需经费列入教育的专项预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应该跟着大步全面的发展,但是如果没有物质的全面支持,教育是得不到完善发展的。特别是艺术教育同其它学科相比投入更大,艺术学科需要更多的器材和专业教师,教育成本更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所以,经费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市、县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各学校应当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中挤出相应的经费保障用于改善艺术教育设备设施、添置和更新消耗性器材、举办校园艺术活动等资金所需。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艺术教育师资水平
4、优化资源配置,改善艺术教育教学条件
学校要在办学经费中保障用于改善艺术教育设备设施、添置和更新消耗性器材、举办校园艺术活动等经费。要按照相关规定,完善艺术教育设施、设备、器材的达标,及时查漏补缺,添补有关器材设备,并结合教育强镇的校舍改造、扩建工程等项目,积极创造条件配置音乐和美术专用教室。学校要管好、用好艺术专用教室和有关器材,提高使用效益。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艺术教育活动
学校要根据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需要,提供便利条件,支持、鼓励、辅导艺术教师用好教学光盘等多媒体设备。另一方面,提高艺术教育师资水平,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充分利用网络等艺术教育资源提高艺术教育设施的使用效益,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水平。
6、加强管理,完善艺术教育保障机制
加强对学校艺术教育的管理,完善艺术教育保障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配合,建立科学、有序、高效的管理机制。要充分发挥各级艺术教育的人才资源优势,提高艺术教育水平。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艺术教育的督导工作。要将艺术教育列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督导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自觉推进美育和艺术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三、艺术教育,贵在落实
“艺术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艺术是人类精神的天堂。”学校教育应重视艺术情感教育和艺术心理品质培养,把艺术审美的目标提到重要日程上;艺术课程在目标定位上,提出以培养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在多艺术门类、多学科综合的艺术教育活动中,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感情、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艺术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要运用艺术感人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艺术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又不仅是知识技能,而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感知、欣赏、创造、表现、知识、技能、反思、评价、交流等多项能力。总的来说,艺术教育,贵在落实。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实施手段,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而且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总之,应进一步明确我市中小学艺术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艺术教育的教学改革,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提高质量,全面推进我市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