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德斯鸠
(2021-02-07 23:57:14)论孟德斯鸠
我们的主人公——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大学者。他的著作《罗马盛衰原因论》与《论法的精神》,毫无疑问是其著作中的奇葩,最值得细细研究,笔者本人就是对这些著作百看不厌的若干人之一。但对孟德斯鸠的文风,近现代的批评家们从来都是持保留态度的。美国政治学家乔治·霍兰·萨拜因在其《政治学术史》中,一方面承认孟德斯鸠是所有哲学家中对社会哲学的复杂性认识最清楚,一方面又指出孟德斯鸠的著作“犯有过分简单化的错误毛病”。他说孟德斯鸠的著作存在着双重性,这些著作既表现了孟氏那个时代最良好的愿望,又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令人难以忍受的混论。
在评论孟德斯鸠最著名的《论法的精神》的时候,美国学者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共同主编的《政治哲学史》如此写道:“此书……似乎缺少一个全书总的计划或一致性,由此人们推论道,孟德斯鸠不是一个系统哲学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成熟学说……《论法的精神》是一部很晦涩的书。”
诸如此类的批评俯拾皆是。在笔者看来,孟德斯鸠的著作确实存在这些不言而喻的毛病,其中的原因或许不在孟德斯鸠本人,而在那个时代。我们应该理解孟德斯鸠,孟德斯鸠生活在一个专制主义横行天下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君主们不会容许任何人提出与自己作对的言论,更不要说提出什么系统化的学说了。如果有哪个学者“不识抬举”,口出狂言,随时都会招致杀身之祸的。这种情况即便是在今天世界上的许多东方国家,也是会随时发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再苛求于我们的主人公,就有点不近人情了。不管孟德斯鸠的著作有多么的难懂,多么的晦涩,我们只要知道他是第一个系统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的人就够了。孟德斯鸠是一位科学家,一位偏重于物理学研究的科学家,他从科学家的眼光来研究政治问题,其间的蕴含确实非同一般的,值得细细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