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是认识的唯一途径,但必须正确地运用,才能把握真实的存在——对话亚里士多德
(2018-09-07 10:33:08)感官是认识的唯一途径,但必须正确地运用,才能把握真实的存在
——对话亚里士多德
记者:
伊奥尼亚哲学的那些哲学家们提出用某一种具体的物质,有的用火、有的用水、有的用气来当作本原。他们这种做法,难以说明“一”和“多”的统一。到了爱利亚学派那里,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他们否定丰富多彩、流变不息的感性现象世界,过分强调那个所谓抽象的、静止的、浑然一体的存在,他们企图用所谓的“一”否认“多”。恩培多克勒不知道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亚里士多德:
这必须论及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在阐明“四根说”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交代一下恩培多克勒是如何看待感觉器官的作用的。
记者:
这个当然很重要。巴门尼德学派否认现象世界,他把那种通过感觉获得的所有现象世界的知识,都贬之为“意见”。恩培多克勒作为一个科学家,我相信他不会如此吧?
亚里士多德:
恩培多克勒是一位注重经验的科学家,他当然不会摒弃他所孜孜探究的自然界。他对感觉器官的看法,包括两点。
记者:
请介绍一下。
亚里士多德:
第一点,恩培多克勒认为,人生短促,感觉器官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而实际上有很多事情是靠感官无法认识的,单凭感官认识全体,容易误入歧途。这是第一方面。
记者:
你刚刚还说过,他不可能抛弃感官认识的自然界。
亚里士多德:
是的。恩培多克勒虽然认识到感官的局限性,但是他也认识到,人的认识不可能离开感官,感官是人认识世界的唯一的途径。
记者:
那怎么办呢?
亚里士多德:
关键是确保感官的使用要走上正路,只要走上正路,就能够学到精神所达到的境界。
记者:
何谓正路?
亚里士多德:
在恩培多克勒看来,人要用各种器官去观察,看看每一件事物用什么方法才是明白的。千万不要以为视觉比听觉更可靠,也不要以为轰鸣的听觉比清晰的味觉更高,也不要低估其余感官的可靠性。一句话,要学会正确地运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去认识不同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对周围每一件事物的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