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研究】
北斗斗柄运行与二十四节气
——刘安
记者:
根据你的《淮南子》,似乎天上北斗七星斗柄的运行方向成为你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最重要的标准,是吗?原因是什么呢?
刘安:
你的说法没错。北斗七星斗柄的运行方向确实是我与我的门客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
记者:
原因?
刘安:
自古至今,我们的祖先特别注意对北斗七星的观测,所谓北斗七星指的是大熊星座内排列成“斗”字形的七颗亮星。它们的名称分别是:天枢即北斗一、天璇即北斗二、天玑即北斗三、天权即北斗四、玉衡即北斗五、开阳即北斗六和摇光即北斗七。
记者:
常识。
刘安:
北斗七星中前四颗,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一个斗形。而另外三颗星,即玉衡、开阳和摇光,组成斗柄。如果把天枢、天璇连成一线,并延长五倍,可以找到一颗亮度与它们不相上下的恒星,那就是北极星。
记者:
常识,接着说。
刘安:
北斗七星距离北天极不远,斗柄有时朝上,有时朝下,它们的位置随时发生变化,但总是围绕北极星转圈子。在古代,发现不同季节黄昏之时,北斗的斗柄指向是不同。于是,北斗的运动方向,具体就是北斗斗柄的运动方向作为指示方向、确定时间、确定季节,以及认识其他星辰的标志和依据。
记者:
可否介绍一下你是如何根据北斗七星斗柄的运动方向来划分二十四节气的?
刘安:
很复杂,也很啰嗦。
记者:
没关系,我想听听。
刘安:
我的著作者这么说的:东北和东南两角之间各是91又16分之5度,而北斗每天运行一度,运行十五天为一个节气,产生出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斗柄指向子位时就是冬至。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癸位时就是小寒。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丑位时就是大寒。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报德之维的丑寅之间,这时表示阴气已散扩到地底下。所以说距离冬至四十六天就是立春,阳气消融冰冻。
记者:
继续。
刘安:
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寅位时就是雨水。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甲位时就是惊蛰,春雷惊动万物。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卯辰,与卯酉纬线相合,故这是春分而雷鸣发生。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乙位时就是清明风到。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辰位时就是谷雨。
记者:
继续。
刘安:
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常羊之维的辰巳之间,这时表示春季时令结束。所以说春分以后四十六天就是立夏,大风止息。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巳位时就是小满。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丙位时就是芒种。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午位时,这时阳气达到极点。所以说立夏以后四十六天就是夏至。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丁位时就是小暑。
记者:
真够复杂的。
刘安:
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未位时就是大暑。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背阳之维的未申之间,这时表示夏季时令结束。所以说夏至以后四十六天就是立秋,凉风吹来。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申位时就是处暑。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庚位时就是白露,露水降临。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酉辰,与酉卯纬线相合,故这是秋分而雷鸣收藏,冬眠动物开始钻进面南的洞穴。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辛位就是寒露。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戌位时就是霜降。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蹄通之维的戌亥之间,这时表示秋季时令结束。所以说秋分以后四十六天就是立冬,草木枯死。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亥位时就是小雪。
记者:
还有不少节气。
刘安:
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壬位时就是大雪。经过十五天斗柄指向子位时表示一年二十四节气运转完毕。所以说阳气生于子辰,阴气生于午辰。阳气生于子辰,所以冬至十一月,喜鹊开始筑巢建窝,人之阳气也运行升聚到头部。阴气生于午辰,所以五月有轻微的杀气,荠、麦、葶历这时成熟枯萎,冬天长出的草木这时一定死亡。
记者:
不用再说了,我想问一下,北斗星的运行方向是否是你制定二十四节气的唯一依据?
刘安:
那倒不是,我们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除了北斗星的运行方向外,还参考了月亮的运行模式,同时也与天宫二十八星宿的运行模式也有关。
(上海古籍出版社,《淮南子》,上,第三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