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秋精神·惠施】解“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对话惠施

(2017-03-19 10:13:00)

   【春秋精神·惠施】

解“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对话惠施

记者:

你说天与地一样低,山与水一样高。

惠施:

这是我说的。

记者:

怎么可能呢?天与地相隔何止千里万里,你竟然说它们一样低?山峰高耸入云,渊水沉入谷底,怎么可能一样平呢?你这明显与常识不相符啊!

惠施:

常识未必正确,反常识未必不正确。在很多情况下,常识未必靠得住。

记者:

请讲。

惠施:

我问你天是什么?地是什么?

记者:

你说呢?

惠施:

天无非就是地上的空间,地无非就是天下的空间。既然都是空间,哪有什么高低不平之分呢?

记者:

你这么一说,还真有点道理。那你说“山与水一样高”是什么意思呢?

惠施:

这也可以理解。很多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许多水看似潭大无比,但它所处的位置可能要比许多山要高得多。

记者:

这点可以理解。

惠施:

还有一点,从宏观角度来看,很多水,在狂风的吹拂下,也可能像高山一样,群峰迭起;而有些山,却是坦荡如谷,像磨刀石一样非常平坦。由此可见,山与水之间也存在着很多共性。

记者:

关于你的研究,有些学者说,你的这句话里面隐含着去尊的民本思想。也就是说,在你眼中,天与地一样高,山与水也是一样高。在普通人眼中的尊卑贵贱,其实都是相对的存在。

惠施:

    也可以这么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