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精神·韩非子】人性之本在于好利——对话韩非子
(2017-03-12 17:25:38)【春秋精神·韩非子】
人性之本在于好利
记者:
慎到先生在他的《商君书》中说,人是一种追逐利的动物,你以为如何?
韩非子:
我的看法与他完全一样。人的好利本性首先是源于人的本能的需要,人没有长羽毛,如果不穿衣服就会冻死;人生活在地球上,一切的行为都是以肠胃为生存的根本,几天不吃东西就会饿死,因而为了生存,人类必须追逐利益。
记者:
这是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是因为生存的需要而产生。
韩非子:
没错,趋利避害是人心之所在,利在哪里,人心就在哪里;利在哪里,民心就在哪里。环顾周围世界,人人皆好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因为利益而产生。医生擅于吮吸别人的伤口以把里面的浓血吸出来,并不是因为医生与病人有什么特殊的感情,而是因为利益在起作用。没有利益,即便亲如骨肉,他也不会如此做的。造车的人希望别人富贵并非因为他心好,而是因为别人富贵了买他车的人就会多起来。自然造棺材的人就希望别人早死早好,这也不是因为此人心太狠,而是死的人多了,买他棺材的人就会多起来。相反,人都不死,就不会有人买他的棺材了。
记者:
你的解释挺有意思,你认为卖棺材的人希望大家早死早好,本意并不是因为憎恨别人,而是因为利益在作怪,死的人多了买他棺材的人自然就多。
韩非子:
没错,人们的很多看似奇怪的行为并非是由他的心的善恶所决定的,而是由他们的利益所决定的。父子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也是如此。
记者:
你说的让人太寒心了吧?父子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怎么能说也是利益关系呢?
韩非子:
一点不假呀!许多家庭生了男孩就相互祝贺,生了女孩就把她放到水里淹死,为什么呢?
记者:
重男轻女的观念在起作用。
韩非子:
错,每个子女都是从父母的怀抱中出来的,天下谁不爱自己的孩子。人们之所以要生男孩而把女孩子杀死,那是父母在权衡利益关系之后做出的决定。这并不说明父母缺乏对孩子的爱心,而是利益所驱使的。
记者:
如此说来,真让人毛骨悚然啊,难道君臣关系也是利益关系?
韩非子:
一点都不假。君臣之间也是利益关系,连父母和子女之间都是利益关系,君臣之间也是如此吧。
记者:
从何说起呢?
韩非子:
君主之所以要养着这些臣子也是有他利益方面的考虑,臣子之所以要服服帖帖的来侍奉君主同样也有利益方面的考虑。总之君主和臣子的交往密切都是利益方面的算计。在臣子看来,某个行为即便有利于整个国家,但是对自身没有好处,臣子不会做这样的事。相反,有些事情虽然对臣子有利,但是对对国家有害,君主不会做这样的事。
记者:
如此说来,君主和臣子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因为彼此的利益就不一样。
韩非子:
一点不假,臣子的本心在臣子看来有害自身就谈不上利益,在君主看来有害国家就谈不上清静。总之,君臣之间是用利益上的斤斤计较而结合在一起的,或许你平时看不出来,一到特殊的时候就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