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移动互联网不是中国移动的互联网

(2007-12-20 20:17:11)
标签:

it/科技

分类: Insane Technology
http://l.yimg.com/www.flickr.com/images/spaceball.gif
移动互联网不是中国移动的互联网
欧洲彩信漫游业务是一老友设计的,但这广告文案确实不敢细琢磨

今天偶然看到项立刚先生写的博文:移动互联网不是互联网的延伸和补充。意思说“建立在移动通信基础上的移动互联网是和传统电信充分融合的,拥有管理系统和计费体系的一个层级管理网,它的网络结构和互联网完全不同。”谈不上同意不同意吧,只是觉得这个提法稍微有点绕。与互联网网络结构完全不同的网络还有资格叫互联网吗?或者说,移动互联网是中国移动ADC平台上的互联网吗?

争论的大前提是,移动互联网和有线互联网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概念区别,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劳民伤神的形而上的话题,从技术、终端、应用、用户体验、商业模式、产业格局多种语境出发试图用一句话定义高速发展演化的移动互联网是非常困难的,这玩艺不像NGN和I2那么好区分。不能说Wimax进3G标准了,通信与IT就能统一认识了。通信业希望看到的移动互联网是有围墙的花园和温室大棚,基于可运营可管理的,网络资源高度可控制的、三层式的盈利模式,依照这个思路,即使3G上马,增值服务依然随时会面临运营商政策市打压的威胁。而IT业和google、fackbook等互联网企业希望看到移动互联网自然是挂满广告的原始森林,基础电信运营商在这里只是扮演类似LindenLabs的角色。

IT业以MID为代表的的IP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开放的宽带无线IP标准通道杀入手持设备市场,手机制造商如诺基亚也早早调整了自己的移动互联网战略。终端的融合而不是分化,为IP互联网应用的整体移动化平移提供最为快捷的方式。从WAP到FREEWAP,从wml回归html,实现移动互联网经济向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回归和爆炸式增长,乔布斯的iphone已经部分解决了传统互联网内容界面在移动设备上的客户体验和可用性问题,但这还远远不够。曾经与DotMobi大中国区总经理钱坤女士讨论阻碍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标准、开发工具、终端自动识别数据库开放化的问题,认为设备无关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最终将打碎移动运营商的花园围墙,或者说运营商自己动手料理。例如BT投资FON,Verizon宣称彻底开放网络,就是欲练移动互联网神功的积极表态。这边厢,WiFi运营的商业模式蠢蠢欲动,虽然尚未摸到盈利法门,但也发出了明确的宣言,移动互联网绝不仅仅是移动运营商的互联网。

从上一轮SP洗盘中备受摧残的移动应用开发和移动增值服务商们如今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站队,是继续押宝在温室大棚的收成还是广袤无垠的热带雨林经济作物上。也许今天就作出决定有可能变成政策市的牺牲品,或者timming上出现偏差。这是一个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需要各自面对。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移动互联网确实不是互联网的所谓有益的补充,移动互联网就是下一代互联网的临时符号。反过来,对于传统移动运营商来说,套句柳传志的话:上移动互联网是找死,不上是等死。这里说的移动互联网,不是多少个G的技术,而是一个终端、网络、商业模式全方位融合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用老BOSS打理新移动业务的想法,在羊毛出在猪身上的移动互联网经济中是注定要付出代价的.在人们把注意力的焦点集中在下一代移动网络技术标准的硬指标时,四大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更为急迫的问题是及早对宽带移动新运营模式和产业链搭台的未雨绸缪,不要等人都出门了,裤裆还在炕上.

题外: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个移动互联网有啥好处呢?举一个不那么形象的例子:黑客帝国第一集中如果Neo在matrix中的Avatar替身可以通过手持设备而不是一台老式投币电话下载回真实世界,他就不会被smith同志撵得浑身大汗、满街乱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