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Brand Nude |
从CLIE PDA 到 P系列智能手机 ,PsP(配键),再到UMPC之王 UX系列,人们一方面惊叹索尼在移动计算消费领域的工业设计能力,同时也对其QWERTY键盘一脉相承的糟糕手感十分搓火。我们不清楚索尼公司优美地完成一个又一个高难技术动作之后为何偏偏在键盘这个原始的输入设备上如此“不思进取”。
我们都知道手持设备的键盘手感不但事关大拇指的幸福感,同时也是设备使用价值最大化的关键,RIM 公司的黑莓和palm的treo智能手机能在智能手机市场打下成片江山,有2/3的功劳要归功于出色的键盘手感和可用性,用户可以在短时间的适应后, 用两个大拇指飞速回复短信和电子邮件,撰写简单的备忘和会议纪要,配合合适的输入法,一般能达到PC键盘输入速度的2/3,甚至更快。这种爽快,到了索尼 的智能手持设备上毫无例外地变成了手指的辛酸和无奈,那一刻,技术实用主义平躺在了理想主义裙叉下的搓衣板上。
对索尼键盘手感的民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直到今年UMPC的巅峰之作UX系列上市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改观。这让人感到非常吃惊和纳闷,索尼怎么会 (敢)做不好键盘?是索尼工程师的手指功力远高于常人,还是因为长键程的“鼓包”键帽会破坏索尼手持设备的设计美学原则?如果是第二个原因,那么,我想这 个问题就有点超出技术范畴抵达品牌和人文领域了。
索尼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在通用技术平台上实现其独特品牌文化和技术理想的创新企业,虽然近年来该公司在消费电子市场一直麻烦不断,但是没有什么事情比键盘这样的小玩意更能让消费者直接触摸到索尼的遗憾。坚忍执拗的键盘,满足于规则和目标的肉体屈从,狭小空间里的大胆腾挪,似乎都印烙着索尼近年来的品牌策略,以及这个品牌策略背后若隐若现的日本文化。
前一篇:用110抓黑客的一段对话
后一篇:巴萨中国行的八卦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