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精选后记

(2008-01-18 16:20:32)
标签:

心得

杂谈

分类: Q坛往事
 

    我们的国家向来就是以诗书礼仪闻名世界。诗歌起源于民间,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古诗词是中国历史文化瑰宝,是千百年来文人骚客智慧与心血的结晶。从汉代到南北朝,诗歌发展成律诗雏形,至唐代发展的尽善尽美;词是诗的别体,起自唐朝,至宋朝风靡一时。

 

    诗词是以对句子的字数要求、押韵要求和平仄要求为主体,结合对仗等其他修辞手段的一种特定文体。由于诗词平仄严格限制,因此读起来抑扬顿挫,颇具韵味,深受广大网友的喜爱。但大多数网友在写律诗和词的时候,往往囿于古典作品的局限性,生怕自己写的作品不像律诗或词,常套用古人的字句,许多与现代生活毫不相干的字词频频出现在作品里,读起来有种穿西装打领带却蓄发拖根辫子样子,让人看了感觉很不实在,很不舒服。许多网友写完一首律诗或填完一首词后,连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更就别说它的中心思想、修饰手法和深刻含意了,说白了,就是照古人的样本“临摹”、“描红”。而这些恰恰是学写律诗和词的大敌,是要从根本上抛弃的!

 

    今选几篇诗词作品,从不同程度上突破了学写诗词的瓶颈,从思想从内容从韵味从意境上来说,都有一定的成就。获选的作品中,它们基本符合诗词格律和押韵要求,尽管个别地方需要改善,但都属于上乘的佳作。我在读云馨咏腊梅时,深被腊梅的品质倾倒,犹然见其铁骨、傲骨,词也工整,干净简洁;海韵的《月夜观雪》,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动态的写作,明快的语言是作品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前段时间就读过心岸的《西江月·蛛网》,为他独特的写作手法叫好,说真的,他的词整体围绕着蛛网,有力度有水平。特别要说的是西江月这个词牌佳作颇多,读起来平仄韵混用,朗朗上口,因此它是明清时期小说的常用词。尽管心岸朋友在格律、修饰(对仗)和用韵(如功、萤并不同韵)上还要下下功夫,但此篇西江月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荷塘老槐的《虞美人·伤怀》写的很有意境,说事清楚,是篇难得的佳作。但词的上下阙立意应有分工,所言事略有不同,且此作品尚存模仿痕迹。

 

附诗词作品精选

1、咏腊梅

文/云馨


  迎霜傲雪笑天公,
    独立寒风腊月逢。
  无意争春清影弄,
  冷香付于晚来风。 


   《临江仙》

  疏影悠然生玉露,
  风中自在清香。
  娇容点点染寒霜,
  冰为玉骨,
  自是不寻常。

  共舞冬枝心已醉,
  柔情若水难忘。
  蜡梅经雪更芬芳,
  素心铁骨,
  一笑露春光。
  
    2008.01.16


2、月夜观雪
文:海韵

 

 (一)
云引繁星去,
风牵瑞雪来。
远山披净土,
近水洗尘埃。

 

 

3、西江月·蛛网

文:心岸

 

常寄屋檐枝缝,
勤于夜布神功。
守株围兔捕流萤,
风露难欺本性。

天幕总嫌尔小,
尽收魍魉非行。
杜鹃啼晓不为惊,
转眼成童拍弄。

 

 

4、虞美人·伤怀

文:荷塘老槐

与虂雪切磋《虞美人》一词,所填一直觉得不理想,乃依其词意、词调自填一首回复。

           疏帘淡月风中影,
           孤寂闲庭静。
           更深夜露染衣裳,
           回首此生经历应堪伤。


           年华易换容颜老,
           古道连天草。
           知音世上总难寻,
           愁绪一腔唯有对梅吟。

 

 

 

注:受QQ论坛蜀人蜀地版主邀请,选几篇诗词作品,并作简短点评。盛情难却,勉为其难,统一作一评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醉妆词二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