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2011-08-25 16:23:47)
标签:

中医大趋势

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药文化

焦秀娟

张立军

王雪

毛嘉陵

健康

分类: 东方文化→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2011年8月28日新浪网博客首页“生活·记录”栏目推介

 

    2011年8月在“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期间,《中医大趋势》作者毛嘉陵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之邀,在上海做了一场讲座和两场演讲:

 

一、在上海生命科学院的讲座经历

时间:8月19日 18:30~20:30

地点: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求索讲坛》

讲座:中医大趋势——中医药科学文化问题的思考

感受记录:

    由于这是我第一次面对非中医专业研究生,一无共同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经历,二不知他们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三是这些同学能够进入如此高层次的研究机构学习生命科学,更证明了他们的认知思维必然与中医专业学生存在巨大差距,从讲座开始时做的一次认知心理小测试即可证明,这些同学绝大多数属于逻辑思维很强的左导型思维,也就是典型的西方式认知思维。这为沟通加大了难度。

    最近我非常繁忙且极度劳累,没有腾出大脑来研究如何更好地与非中医专业学生沟通。即使我在开讲之前,也先请同学谈了对中医的认识,但是我已不可能再进行内容调整,仍然按以前与中医药大学生那种系统论述方式,主要谈了我对中医科学文化有关问题的看法,通过现代科技对大自然探索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思想认识,分析了以西方科技文化方式为主导的认知思维方式的局限和不足,由此认为现代科技并非世界上惟一的认知方式,也并非惟一正确的认知方式。同时,提出了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东方科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成就。

    在最后的互动阶段,同学们的提问既反映了他们知识面很宽、也很善于思考,同时还很关注中医,可以说具有很高科学文化素质,这些问题也是现代中医人必须面对的问题。比如,有位同学提了一个非常好也非常尖锐的问题,即“中医没有解剖如何证明是科学”。当场,我从中医的实践性和科学标准缺失两个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实际上在讲座中,我还谈到过中医的认知思维特征,并不直接以解剖为认知思维依据。从他的表情看,可能还是很不满意。所以,我后来又发了一篇博客:疗效早已证明中医是科学(点击左侧文字即可进入),系统地谈了我个人的看法。

    坦率地讲,古代中医所获得的很多认知成果,以及很多在临床上被无数次检验是正确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我们现在却不仅难以回答其中的为什么,甚至按照现代逻辑思维来分析也许还是难以理解、甚至还难以自圆其说的。面对神秘的中医,我们不能认为是中医有问题,而只能说明是我们所使用的现代诠释方式、手段和理论有问题,更不能轻易、草率地予以否定。对此,我们欢迎除中医专业人员以外的多学科研究人员,包括从事生命科学在内的现代专家学者和大学生们都参与到学习中医、研究中医和应用中医的工作中来,共同发展中国人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医药智慧,为现代人的健康服务。

    以上讲述方式和最后的解答,可能不一定能够让这些极具现代知识结构、西式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同学都满意或都信服,但至少有了一次与非中医药专业的研究生交流的难得机会。如果通过这次讲座能够吸引一些研究生同学以后献身于中医药的现代研究,那就是这次讲座的最大收获和最大成果,也是最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愿如此吧!

    不过,这次讲座也有一个很遗憾的情况。据说生命科学院的求索讲堂正在装修,临时借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的演讲厅,而这个演讲厅的话筒接触不良,我讲几句话就要中断一下,等我发现时,我就得去按一下后盖。下面要么听不清楚我讲的话,要么感觉断断续续的,这也影响了讲座的效果。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求索讲坛》

毛嘉陵给该院研究生谈“中医大趋势——中医药科学文化问题的思考”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毛嘉陵正讲解中医药为何重视传统和经典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从提问中就可以看出,生命科学院研究生具有极高的科学文化素质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生命科学院研究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毛嘉陵(左)与本次活动的策划者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生程媛(右)合影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讲座结束后,毛嘉陵(前排右三)与上海生命科学院部分研究生合影留念

参加完上海书展19日下午活动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发行部主任焦秀娟(前排右二)、

市场部副主任张立军(后排右二)、发行部王雪(后排右一)也赶到求索讲坛

 

二、在上海书展的演讲经历

时间:8月20日 上午10:00~11:00,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的“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站”

活动:《中医大趋势》新书分享会

演讲:我为何要写中医博客

感受记录:

    与我一起被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邀请到书展演讲的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温长路先生,他在19日下午5点先讲。由于我要到上海生命科学院讲座,也就未能到场感受环境气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发行部焦秀娟主任、市场部张立军副主任和发行部上海市场专员王雪在参加完温先生的演讲后,也赶到上海生命科学院来为我的讲座助威。

    当我的讲座结束后,她们三位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总结温先生第一场的经验和“教训”,详细分析书展演讲场地的情况:上海书展的演讲场地都是开放式的,在观众坐位的背后就是通道,参观者在不远处川流不息地流动,人声嘈杂,与以往在安静的礼堂或教室做讲座完全不一样。

    因此,必须改变原来系统地讲解知识的方式,希望能够加大信息量、加快节奏,还要提高嗓门儿。必须在几十秒或一分钟就要转换一个话题或故事,要让流动中的人群听到两三句话就能被吸引住停下来。这可是高难度的“动作”哦,我以前还从来没有经历过。已经被“逼上梁山”了,在出版社三位监工的“残酷而又带有些许善意的折磨”下,我不得不连夜全面修改PPT,一直忙到半夜两点过才完成。

    20日上午9点10分左右,我们就来到上海展览中心书展中的演讲场地,提前感受一下环境气氛。由于时间还早,参观者刚开始陆续进场,所以人气还不很旺。我们是早上第一场,而且这也是我第一次到书展做演讲,在书市上还没有知名度,因此也就不可能像到书展的那些娱乐明星和知名作家有着众多的粉丝。到了9点50分,在展场工作人员的邀请下,才陆陆续续有了几位参观者入座。10点钟在张立军副主任的主持下,我正式开始演讲。

    我首先告诉大家,我曾经在专业报社从事多年的中医药新闻采编工作,以前主要是在中医药专业领域进行宣传。2006年开始有人利用网络攻击中医,影响年轻一代对中医的认识,并在网上发起取消中医的签名活动。我深感中医药发展问题不是一个行业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是否能够更好地满足大众医疗健康的大问题。于是,在新浪网注册了博客,也开始了我的博客文字生涯……

    接下来就是,吊起嗓门儿大声吼中医药的事儿……

    随着,声声吼、句句话、件件事的滚动“播出”,逐渐聚集和稳住了一些参观者。同时,深感上海人素质极高、也能体谅我等的不易,看见我如此辛苦卖力地吆喝,确实很给面子,好些上海读者一直座在那儿听完我的演讲和答问后才离去……

    这第一次在书展演讲的经历,虽然谈不上完美,更不可能得到100满分,但自我感觉打60分还是够格的(哈哈,其实我还是很谦虚的,并未厚着脸皮打90分),但愿下一次类似演讲能够得70分……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上海书展演讲活动广告牌

与娱乐明星和社会知名度高的作家相比,

在这种场合中我们没有任何人气优势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展的展场中已摆好了《中医大趋势》书堆,

这也是展场的一种特别礼遇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上海书展的演讲场地属于开放式的,设在过道边上,

听众背后就是很干扰演讲的人流……

我们的演讲安排在早上第一场,刚开始时展场中参观者还不多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10点正式演讲,总算陆陆续续有一些人坐下来了……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毛嘉陵开始吊起嗓门儿大声吼中医药的事儿……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功夫不负有心人,

大嗓门声音、快节奏语句以及“奇谈怪论”,

逐渐开始聚集人气儿……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在嘈杂的环境中演讲,谈不上渐入佳境,

但似乎在数落“中医家常”中已开始渐入状态……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上海读者开始向毛嘉陵提问……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上海读者问的问题非常专业,问完一个,又再来一个……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焦主任、张主任、王雪正张罗着让毛嘉陵签名售书……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毛嘉陵正学着明星的样子给读者签名,但终归不是明星,怎么学也学不像……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毛嘉陵感谢上海读者购买《中医大趋势》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毛嘉陵与上海读者交谈甚欢……
 

三、在上海书城的演讲经历

时间:8月20日 下午14:00~16:00,

地点:上海书城6楼演讲厅

活动:《中医大趋势》新书分享会

演讲:我为何要写中医博客

感受记录:

    中午短暂休息后,我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发行部焦秀娟主任、市场部张立军副主任和发行部上海市场专员王雪提前半个多小时就来到上海书城。进入书城后,就听到广播中不断向读者告知,下午两点将邀请《中医大趋势》的作者毛嘉陵老师在六楼演讲室讲中医药的发展大趋势,欢迎读者朋友前往听讲。

    还在北京时,张立军就给我说过,到书城去讲,有时候可能只有几个人,或十来个人来听讲,所以,要有思想准备。如果人少了,就别当是演讲,而将其当成是与朋友聊天。其实,往常有人来访聊中医,面对的也是两三个人,甚至一个人,我仍然可以滔滔不绝地闲聊,所以我早有了思想准备。

    然而,直到一点五十分左右,演讲厅里才只有一、两个读者在等候。虽然早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看到这样的情景,不免心口中还是有些凉意。到底会有多少读者来,心里真没数。还好,上海读者非常准时,在两点开讲的前两三分钟,突然陆续涌进演讲厅很多读者,一下就有了人气,也激起了我的“表演”冲动。

    有了上午的经验积累,加之是在相对封闭的演讲厅中进行,因此,下午“表演”起来就要顺利多了……

    演讲完后,王雪告诉我一件趣事:演讲前,她看见演讲厅的人不多,就主动到书城的医药图书区去邀请读者。在西医图书架旁,她邀请一位正在翻阅西医书的读者听中医讲座,不料,那位读者冷冷地回了她一句话:“我对中医不感兴趣。”谁知,演讲开始后,这位读者也来到了演讲厅,而且一直听完才离去。虽然这位读者朋友开始对中医不感兴趣,但还是来听了。这一方面反映出他虚怀若谷的品质,值得大加赞赏。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医药独具魅力,否则也不会吸引读者来听中医的事儿。

    以上事例给了我一个重要提示:不管中医知识还是西医知识,只要是能治病的知识,都是受老百姓欢迎的医药健康知识,必定会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在上午和下午的两场演讲后,上海读者朋友都提了很多问,这些问题涉及到中医治未病、现代中医与古代中医的医疗技术水平比较、针灸与中药应用、中药资源、中医药政策、中医国际化等很多方面,充分反映了上海读者对中医药的热爱和具有相当高的中医药知识水平,令人吃惊和感动。

    最有趣的是一位上海中学生,她向我提意见,不能只向中老年传播中医药文化,而应当向中小学生传播,并问有没有适合青少年读的中医书。我告诉她,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已组织编写了《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读本》,还在一些学校种植中药材,深受中小学生的欢迎。不知上海有没有在中小学生中宣传中医药文化,不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即将召开“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会上将交流各地在中医药文化工作中的经验,但愿全国各地都能够像北京市那样,加强中小学的中医药文化宣传。

    看来,我在2002年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表的文章“中医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观点,现在还不算过时(哈哈,又自吹一下)。

    通过这次为中医药文化传播而“卖命”的、高频率的“表演”,特别是在与读者互动中,深感广大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喜爱和需求,也使我深感作为一个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不能再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宣传中医药文化,而必须围绕中医药文化的健康观念、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等3大核心

     一要努力用现代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解读中医药科学文化知识体系;

   二要充分宣传中医药在临床上的特色和优势,为大众和患者带来健康切身利益;

   三要提供行之有效、效果确切的中医药养生康复方法,满足大众对中医药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

    这就是中医药文化最应该传播的内容,也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中医药文化的有效传播。

    在国内N年以来已搞了N次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后的今天,我还在这儿将“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这类基本常识作为个人观点表达出来,看来一方面说明我已“黔驴技穷”,没啥话题可聊了,所以连这种本不该成为话题的话题都找出来聊,实在无聊;而另一方面也说明我还真是没有自知之明、自以为是、没事惹事……希望各位网友多多包涵!

    我作为中医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专职中医药文化工作者,真诚地期望以后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机构、企业组织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能够搞得更好,真正实现中医药文化的有效传播,为老百姓带来健康实惠。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在上海书城六楼演讲厅门口摆放着《中医大趋势》新书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毛嘉陵在上海书城舒适的演讲厅中开始了演讲……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由于已有上午在嘈杂环境中的艰难经历,

下午来到书城安静的演讲厅中,感觉舒服多了,

演讲起来感觉更加自信、从容,

虽然不用吊嗓门儿了,但上午将大嗓门开启以后,

这一时半会儿没能“刹住车”,暂时还降不下来……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毛嘉陵在上海书城讲了两个小时,

上海读者给足了面子,

多数到场的朋友都“忍耐”着坚持听完毛嘉陵不断抛出的中医罗嗦话后才离去……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左侧穿黄色衣服的是上海的一位中学生,

这位小读者朋友向毛嘉陵提了一个很好的大问题:

为何只向中老年传播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最佳对象应该是青少年!

其实,这也是我们最想关注的传播受众群,

早在2002年,毛嘉陵就曾发表文章《中医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在参加上海书展活动前,上海新华传媒采配中心许伟国总经理(右一)在百忙中

会见了参加本次书展演讲活动的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温长路先生(中)和毛嘉陵(左)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在上海书展举行的《中医大趋势》新书分享会及演讲活动结束后,

上海新华传媒总经理助理蔡国诚(左二)专程到展场亲切慰问参加本次书展活动的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发行部主任焦秀娟(左一)、市场部副主任张立军(右一)、

发行部上海市场专员王雪(没在照片中,去拍这张照片了)及毛嘉陵(中)

 

中医药文化最该传播什么
《中医大趋势》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如需了解该书详情,请点击:

当当网: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481089&ref=search-1-pub

卓越网:

http://www.amazon.cn/中医大趋势-毛嘉陵/dp/B005HSLQBW/ref=sr_1_1?ie=UTF8&qid=1316275574&sr=8-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