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拉叩拜李时珍 毛嘉陵应邀宣读祭文

标签:
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中国文化张娜拉张坚蕲春毛嘉陵文化 |
分类: 东方文化→中医药文化 |
一、媒体报道叩拜李时珍仪式
二、为啥中国人不祭拜李时珍
很显然,张娜拉的祭拜是一次危机公关,与她此前深陷“圈钱门”有关。张娜拉的父亲称,这次祭拜是为了完成张娜拉外公多年的心愿,她的外公是一名老韩医,对李时珍非常推崇。他还称,韩国学者说李圣医是韩国人是不负责的言论。张娜拉想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尊敬和示好,来消除前些日子的负面言论,树立自己的艺人形象,无疑也是动机之一。
从现场视频和照片看,这个祭拜典礼有些规模,是我近年来看到比较隆重的一次个人祭拜。没有策划团队和商业赞助,也不可能有这样的祭拜。不过,张娜拉的这个举动,还是冒一定风险的:作为一个明星,到别的国家去祭拜别国的先祖,需要勇气,如果舆论引导不当,极可能在国内给自己带来巨大压力。联想到这些年,中韩民间在传统文化上的种种争议,我很赞赏张娜拉的勇气。
李时珍在我少年时代,被看作是一位神奇人物,尤其赵丹演的电影《李时珍》,给当时的人们留下了极深印象。然而这些年,因为中医的衰落和国内“取消中医”的声音不断,李时珍和他的故事也极少被人提起了。现在竟然是一位韩国女星,让人们有了谈论李圣医的兴趣,不能不说是中国当代文化的一种尴尬。一方面,多数人对传统文化早已没有了推崇和敬畏之心;一方面当别人染指我们的文化遗产时,大家又会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一种伤害,这从中韩的诸多争议也可看出。
这种充满矛盾的国民情绪,如今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很少愿意谈论一个事件良善的一面,更愿意揭示它的丑陋处。前些日子张娜拉一句“没钱就去中国演出”引来的口水之战,也属这种情况。就像成龙、周润发要去好莱坞挣钱一样,只能说明好莱坞的强势,难道能得出美国“钱多人傻”的结论吗?
在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宽容地看待各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理性的文化态度。我们不能一方面反感暴力与高压的权力意识,一方面自己也陷入同样的意识。宽容既意味着社会能容忍各种反对的声音,不用担心压制;也意味着人们不再用各种极端观点,来对待自己不理解的文化现象。只有构建了这种宽容的文化心理,国民情绪才能不显得这么喜怒无常、变幻不定、狭隘短视。
在一个人们轻视中医、遗忘李时珍的时代,一个韩国的家庭愿意用祭拜之礼,表达自己的敬仰之心,正常人体会到的应该是一种尊严和神圣的情感。它提醒我们,要多一些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尊重,如果我们的这种文化行为多了,一个韩国人的祭拜不可能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三、《祭大明医圣李时珍文》
韩进林
毛嘉陵
http://s16/middle/4a280831481f8cb23c56f&690
大明医圣李时珍雕像(位于李时珍墓前)
http://s9/middle/4a280831481f879687e58&690
叩拜李时珍仪式现场
http://s11/middle/4a280831481f87a0305aa&690
张娜拉与父亲在叩拜李时珍仪式上
http://s3/middle/4a280831481f87a870272&690
张娜拉在叩拜李时珍仪式上,代表外祖父(名老韩医)向李圣医敬香
http://s6/middle/4a280831481f87afe3835&690
张娜拉与媒体见面会现场,图为主办方领导
http://s8/middle/4a280831481f87b82c3a7&690
张娜拉与父亲向蕲春县委书记赠送韩文版《本草纲目》
由于近日我才获得仪式的相关图片,故本文迟发,特此向网友们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