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祖宗神农是“牛人”

(2009-01-25 00:06:36)
标签:

神农

炎帝

神农尝百草

牛年

春节

中医

中药

毛嘉陵

健康

文化

分类: 东方文化→中医药文化

老祖宗神农是“牛人”

 

毛嘉陵  撰文

    中国人常说我们自己是炎黄子孙,“炎黄”所指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部落的首领,也是中国人共同的祖先。

    炎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太阳神”,是中国古代农耕和中药的发现者。相传炎帝的母亲在游华阳时,被神龙绕身,神交而孕,生下了炎帝。炎帝来历非凡,从外表来看,他头上长着一对犄角,天生一个牛头人身模样;从内在来看,就更神了,他很小就非常聪颖,才3天就能开口说话,5天就能走路,3岁就已经懂得了很多农业种植方面的知识,而且他的品行也受到了大家的称颂,长大后以火的精神治理天下,故人们称其为炎帝。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   

 

老祖宗神农是“牛人”

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藏明代神农塑像

据介绍这是目前存世最大的神农石雕

 

老祖宗神农是“牛人”

神农画像之一

 

老祖宗神农是“牛人”

神农画像之二 

    炎帝,又称神农氏。学术界也有人认为炎帝与神农是两个人,但多数观点还是将其当做同一个人在对待。当然,一说起神农氏,虽然大家知道他在农业种植、制陶、医药等方面都有多种贡献,但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神农在中医药方面的贡献更加让人难忘,“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故事更是一段美丽的传说:

    神农为了解除民众的病痛,自己亲自尝遍百草,想找到能治病的药物。有一天,他在尝了一种草叶后,感觉口干舌麻、头晕目眩,有些中毒的反应,于是他找了个地方休息,结果正好躺在了一颗茶树下。一会儿,一阵风吹过,从树上掉下一些茶树叶,一股清鲜香气飘来,他好奇地捡了一片放在口中慢慢咀嚼,感觉这树叶的味道是苦涩中有些清香回甘。使他想不到的是,很快不舒服的中毒现象都消失了。从此,他就随身携带着茶叶,每当尝草遇毒时,便吃茶叶解毒。这就是中药最早的传奇式发现过程。宋代刘恕在《通鉴外记》中评价到:“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这也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医药实验研究”,远比现代的小白鼠实验来得更直接。

    神农为患者寻药的“自我牺牲精神”,感动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也影响了中药学几千年的发展。古代医药家托神农之名编著的《神农本草经》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也是一部流传了上千年的中医药经典。《神农本草经》的问世,对中药学的发展影响很大,我国历史上的中药研究专著,如《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其基本的研究方式都来源于该书。至今,《神农本草经》中的论述仍然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可见,炎帝神农不仅长得像“牛人”,而且他在医药等方面的传奇经历和勇敢探索精神,也够得上被称为“牛人”!

    炎帝神农真“牛”也……

    注:有些网友质疑炎帝头上长的“牛角”,认为这不符合逻辑,因为炎帝是其母亲与神龙感应后而生的,所以应当是“龙角”才对,而且,这也符合我们是“龙的传人”的逻辑,否则我们就会被改为“牛的传人”了。

    其实这只是一个传说,而且在传说中还说炎帝是“牛首人身”,既然是传说就只能属于民俗文化中的事儿,因此不一定符合现代科学逻辑,所以请大家对传说和神话都别太当真了。本文仅对这段传说进行了转述而已,特此说明。

    不过,这也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我们中国人到底是“龙的传人”,还是我们的老祖宗早就以“牛为图腾”了?由此说来,这个话题就扯大了,这只能留待民俗文化专家、历史学家去研究了…… 

 

 老祖宗神农是“牛人”

 神农尝百草图之一

 

老祖宗神农是“牛人”

神农尝百草图之二

 

 老祖宗神农是“牛人”

 《神农本草经》图书

---------------------------------------------------------------------

注:以上绘画均来源于网络,未能查询到作者名,故未注明,在此特向原作者致以谢意!

-------------------------------------------------------------------------------

 

欢迎点击毛嘉陵的最新趣味博文:

代表中国传统美德的10个“牛表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808310100c2oj.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