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教育杂谈 |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课例
一、学情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虽小,但是经过一年的学习训练,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学法积累,并且他们对大自然的奥秘充满了好奇,学生爱提问题爱动脑筋,非常好带动、引导。同时他们在对词语的理解、课文的朗读能力上也有了很大进步。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引导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
二、教材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首诗歌,介绍植物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的常识。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问题,第二、三、四节结构相似,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第五节告诉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学到许多知识。诗歌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三、教学目标
依据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学会围绕课题质疑学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会热爱大自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培养观察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给学生介绍有关植物传播种子方面的知识,难点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课时:一课时(40分钟)
四、教学思路
(一)复习导入,诱发兴趣,
老师教学第一小节,抓住关键字词“得”、“四海为家”、“旅行”进行讲解,在一问一答,朗读感悟中,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在学习第二、三、四小节时,我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植物进行讲解,并且始终将“读中理解”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的有效方式。在学生的答问中我导学第二小节,课件出示蒲公英纷飞和降落伞的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比较和感受。理解“纷纷”一词,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让学生美美地把这一节读出来,学生练读,我指导读,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蒲公英的办法,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写下板书。
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出最后一节,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自己回答出我刚才的提问。很自然地就引出“许许多多”“仔仔细细”等AABB式的词语和“粗心——细心”这对反义词 这两个知识点。同时提问:“我们班有哪些细心的孩子还知道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积累。我也将自己查找到的课外知识作成课件介绍给学生看。最后让学生齐读、分小组读、抽读来熟悉全篇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五)写写练练,知识堂堂清。
在充分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五、教学媒体
我使用自己制作的CAI教学课件进行教学。此课件清楚明了,能将重点和关键问题集中,是我授课时良好的辅助手段。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5课的生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来接受挑战吗?
生:敢!
师:好!勇敢的孩子们,准备好了!火车开到第三组。
(通过开火车比赛认读生字的办法,一是有利于让全体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有利于老师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此环节计划用时1-2分钟)
师:真棒,看来大家上节课学习都很认真,那么就鼓励下自己!
生为自己鼓掌。
师: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5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植物妈妈有办法!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1: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
师:对呀,为什么呢?
生2:植物妈妈有办法干什么?
师:对呀,植物妈妈干什么事情有办法呢?
生3:植物妈妈有什么办法?
师:是的,你真会动脑筋!
生4:植物妈妈的办法好不好呢?
师:是的,老师也想知道,你和老师想到一块儿去啦!
生鼓掌。
师:老师把你们的问题告诉了电脑博士,电脑博士也愿意和你们一块儿来解决问题!
(老师出示课件,将学生的提问展示出来。)
1、植物妈妈干什么事情有办法?
2、植物妈妈有哪些办法?
3、植物妈妈的办法好不好?
(学生质疑,老师归纳总结,将问题集中,理出学法思路。次环节计划用时2-3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现在我来看看谁是“自学小能手”,能通过自己读课文,回答第一个问题:植物妈妈干什么事情有办法?
(老师出示课件,自学提示。)
(新课标理念要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自读自学,享受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师:植物妈妈干什么事情有办法呢?请想好答案的同学举手。
生1:应该是植物妈妈带孩子去旅行有办法。
师:是带孩子去旅行吗?
生2:不对,是让孩子自己去旅行。
师:你真棒!
谁还能来说的更清楚点?
生3:是植物妈妈有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出去旅行。
师:你说的真是太好啦!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生鼓掌
师:让孩子出去旅行实际上是植物妈妈在干什么?
生1:传播种子!
师:你真棒!请大家一起说:传播种子!
老师课件出示第一问的答案。
(整体把握课文,让学生明白学习的中心内容。次环节计划用时3分钟)
请大家齐读第一小节
生齐读
师:这里的孩子是指什么?
生1:植物。
师:对吗?
生2:植物的种子。
师:对了,这里的孩子是指植物的种子。
生1:到处都是自己的家。
生2:四海就是四面八方,就是说四面八方都是自己的家。
师鼓励生2
孩子长大了,是不是一定要四海为家?
生:是!
师:你从课文中哪个字看出来的?
生1:如果
师:对吗?有其他答案吗?
生2:得dé
师:是得dé吗?
生3:应该是děi
师:请大家注意,这里有一个多音字。
老师出示多音字“得”的课件。
出示三个句子,师:谁能为句中的三个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读一读。
1、小花猫撞得鼻青脸肿。
2、运动会上,我们班获得长跑比赛一等奖。
3、放学回家,我得赶紧把作业做完。
再齐读第一节。
师:植物出去旅行实际上就是干什么?
生:离开父母,自己长大。
师:自己长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谁想知道植物妈妈用什么办法让孩子自己长大?
生:我!我!
师:课文中哪些小节在告诉我们这个答案?
生1:第二小节。
师:他说完了吗?
生2:还有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
师:那就请同学们像刚才一样自己读读二、三、四小节,读懂了,就说给你的同桌听,说的好的就来当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植物妈妈的办法,好不好?
生:好!
学生自读课文,同桌讨论,老师巡视。
(通过自读、讨论,训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虽然学生年龄小,在完成合作探究这一环节时还需老师帮助,引导,但是如果孩子们从小就养成科学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会受益终身的。)
师:好,请你四还原!
生:我就四还原!
师:刚才老师看见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讨论的也很激烈。
那么告诉老师,这篇课文给我门介绍了哪些植物?
生:蒲公英、苍耳、豌豆
老师板书:蒲公英
苍
豌
师:谁愿意来介绍你喜欢的植物?
生1:我想介绍豌豆
豌豆妈妈是靠太阳公公晒,把豆荚晒炸开,小豌豆就跳出来了。
师鼓励生1。
师追问:那么课文的哪一小节在给我们介绍豌豆?
生:第四小节。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小节。
生读,老师出示豌豆课件。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请大家看大屏幕,豌豆通过太阳公公的照射,豆荚炸开,豌豆宝宝从里面跳出来。
请大家说说,豌豆宝宝是怎么从豆荚里跳出来的?
生:蹦着跳着。
师:请大家学学蹦着跳着。
生快乐地模仿。
师:蹦着跳着说明豌豆宝宝怎么样?
生:淘气
师:我们还可以把蹦着跳着换成什么词语?前几天在《小马过河》那一课才学过的?
生:连蹦带跳。
师:真棒!让我们学着豌豆宝宝,带着快乐高兴的心情来读这一小节。
那么,豌豆妈妈是靠什么把孩子送出去?
生:太阳公公。
师板书:太阳晒
师:谁来接着当小老师?
生:我来我来!
生2:我来讲讲蒲公英。
蒲公英妈妈是把降落伞送给孩子,让孩子去旅行。
师:你将得真棒!请大家看屏幕,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生:降落伞!
师:这是什么?
生:蒲公英!
师:它们像不像?
生:像!
师:蒲公英的头顶上有美丽的绒毛,当风轻轻一吹,细小的绒毛就随风飞扬。
书上告诉我们,蒲公英是怎么出发?
生:纷纷出发。
师:什么叫‘纷纷’?
生:就是一个接一个的。
师:谁能用‘纷纷’说句话?
生1:放学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校门。
生2:树叶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
师:什么时候?请你补充完整。
生2:秋天到了,树叶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
师鼓励生2,强调说话要说完整。
师:蒲公英美不美?
生:美!
那我们就分男女生,美美地把这一节读一读,看看是男同学读得美还是女同学读得美!
生读书 老师鼓励
师:那么,蒲公英妈妈是靠什么办法?
生:风。
老师板书:风吹
师:还剩下谁?
生:苍耳
谁来当小老师?
生:我来我来!
生3:苍耳妈妈是给孩子穿上铠甲,让他们挂住动物的皮毛,动物们就把他们带走了。
师鼓励生3
师:刚才这位小老师告诉了我们苍耳妈妈的办法,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这是什么呀?
生:苍耳
师:请大家观察,苍耳的颜色?
生:棕褐色。
师:苍耳的表皮上,长的有什么?
生:小刺。
师:小刺的作用是什么?
生:挂住动物的皮毛。
请大家再看,这是什么?
生:铠甲。
大家比较一下,苍耳和铠甲像不像?
生:像!
苍耳妈妈聪不聪明?
生:聪明!
那我么分小组来读读苍耳妈妈的办法吧!
生读书。
师:用一个子来概括植物妈妈的办法?
生:好!
师板书。(右大括号、好)
这么好的办法,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发现?
生:不是。
师:谁能发现?
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节。
学生读书。
师:植物妈妈的办法怎么样?
生:许许多多
师:我们要怎样观察才能得到?
生:仔仔细细。
这是两个什么样的词语?
生:AABB
你还能说说AABB式的词语吗?
生: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
……
师:那就请你填在课后第三题中。
学生填,老师巡视。
师:请你停笔!
生:我就停笔!
师:书上说什么样的人得不到植物妈妈的办法?
生:粗心的人。
师:什么样的人能得到呢?
生:细心的。
师:这是一对什么词?
生:反义词。
(这是课文的重点环节,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动脑、动手、训练学生的表达、倾听能力。此环节计划用时10分钟)
(四)深化内容,拓展延伸。
师:我们班上有哪些细心的小朋友还得到了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学生交流,展示预习成果。
老师总结,借助课件介绍课外知识:
植物传播种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靠水。比如椰子、睡莲。
靠风。比如蒲公英、柳树。
靠动物带。比如苍耳、樱桃等等。
同学们,植物妈妈的办法好不好?
你们此时此刻的心情怎样?
生:激动!
高兴!
兴奋!
师:那我么就带着这样的心情来把全文读一遍吧!
生读全文。
老师评价。
师:老师想听听哪一个大组读得最好,我们每一组读一小节,最后一节齐读,怎么样?
生:好!
师:论到你读时,就请你起立。
生分组读。
同学们读得非常棒!全班请坐,鼓励下自己!
(有写有读有表演,展示学生预习成果的同时,让学生尝到认真学习而带来成功的喜悦。新课标要求我们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我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不会感到学习乏味,有效地利用了课堂时间。此环节计划用时10分钟)
(五)写写练练,知识堂堂清。
请你读准这些词语:
植物
蒲公英
老师出示词语课件。学生拍手读。
师:请选择你最喜欢的词语填在词语花篮里面吧!
师:写完的同学请和同桌边做动作边读课文,看看谁读的最好,我们请他上来表演。
师鼓励
师总结全文
引导学生回顾全篇课文内容。
同学们,大自然中的植物许许多多,千奇百怪,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也是各种各样只要大家能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酒会在大自然的怀抱了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
作业:刚才老师听到同学们都介绍了好多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下来后,请你们选择一样你喜欢的植物,学着书上的格式,自己为这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编一小段诗歌吧。
(随文复习巩固词语,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印象。选词填空,做到知识堂堂清。练习表演,能够让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逐渐背诵的基础上,锻炼表演能力和胆量。此环节计划用时10分钟)
七、板书
15、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风吹
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