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殿堂级剪辑师张嘉辉被打内幕
(2016-10-24 15:04:00)分类: 另类娱乐 |
接着媒体开始报道这一新闻,采访内容基本以张嘉辉老师的口吻来报道此事,整个事件看下来,海纳盛世影业董事长席希和他的司机真暴力,简直就是电影界的黑社会,而自己自始至终都是以一个老好人的形象出现在新闻里,还哭诉了自己的很多委屈,比如去国外拍摄《岁月忽已暮》时,由于资金紧张,自行垫付给剧组十几万的用餐费,后找公司报销一直没有回应,更委屈的是连双方合作合同都没给签署。
作为旁观者,在看新闻的过程中,我脑海里一直都在想,像新闻报道的如此老好人,怎么也会被欺负成这个样子,看到张嘉辉老师提供给媒体受伤的照片,首先为此感到很是遗憾,事件没能以一个合理的方式予以解决,导致出现影响如此恶劣的事件。
那么,事件真的和我们想像的一样吗?仔细分析之后,多少感觉还是有些蹊跷。我们都知道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任何事情出问题都不可能是一个人的错,更何况不理智到需要用暴力的手段解决问题,虽然我不赞成这种做法,但不能说我是弱者,我就有理,那大家都是弱者,以后是不是就可以用更暴力的手段解决问题,那社会岂不成要倒退到解放前,甚至更久远。
之所以这样说,其实双方都有错,从张嘉辉老师的口述来看,这种只认为别人有错的人,首先自己就承认了自己有错。如果觉得委屈,那么问题来了,打人者为啥不打别人又偏偏打了自己。
直到昨晚看到海纳盛世影业董事长席希对整个事件的回应,有很多和我们的想象还真是有出入的地方,比如关于合同,席希:“从开机前到关机后,合同按您的要求改了N多次(好在有互联网备份了这些曾经美好的记忆),如今事已发情已逝,但是酒还存人还在。快来北京吧,等你”!这就是现在任何事,为什么不能听信一家之言,只有通过两个人的声明才能看透问题的本质,虽然不是当事人,但是双方新闻放一起阅读,人都会有一个大致的判断。个人觉得席希的说法有理有据,也不是一味地倾诉自己的委屈,更像是一种真诚的流露,来表达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
对于席希所谈到:“大家对待作品的态度和地域文化存在差异,唯一一样的是双方对各自观点的坚持!”其实这才是问题矛盾的主因,什么不报销费用,不给签署合同都不是最合理的解释。这不禁让人觉得,外来的和尚真的会念经吗?虽然都是中国人,但是香港和内地在文化上还是有着很多的差异。香港曾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属于英国殖民地,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极大,而回归后的香港依然享受着高度自治权,不论是国情和国策,内地和香港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且抛开文化地域的问题,以及外来的和尚是否会念经,用中国古话所讲,入乡随俗就对了,一句话就解决了所有矛盾的争端。就是说,不管你自己曾经多么出色,但是你到了外乡发展就要融入到当地去,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更出色的自己。
在这里,张嘉辉老师既然北上创业,又选择席希为创业事业合伙人,既然是来内地发展,那大家就要结合内地的文化环境办事。这样的话,大家还至于走到这种狼狈不堪的地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