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节气系列小小说 之  惊蛰

(2013-01-04 11:20:23)
标签:

小说

分类: 小说
http://s13/mw690/4a25c7e1td26de489126c&690之  惊蛰" TITLE="中国节气系列小小说 之  惊蛰" />

http://s4/mw690/4a25c7e1td26df7c34313&690之  惊蛰" TITLE="中国节气系列小小说 之  惊蛰" />
http://s14/mw690/4a25c7e1td26e0b6ec44d&690之  惊蛰" TITLE="中国节气系列小小说 之  惊蛰" />

http://s3/mw690/4a25c7e1td26df9448502&690之  惊蛰" TITLE="中国节气系列小小说 之  惊蛰" />

       惊蛰

 

                                    

                                                              

 

 

    小时候,有一年大地回春,天气变暖,众蛰结束冬眠,惊而出走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我随我母亲到北京探亲。大清早,迈腿下火车的瞬间,一个响彻云霄的惊雷,在头顶炸裂,吓得我抱头遁地。我母亲笑了,说今天惊蛰,是春雷,没事的。这是我第一次对中国节气“惊蛰”有概念的日子。

“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的京城依然一派肃杀,乍响起的一声声春雷更让人震撼,而我们江南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人说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在天安门广场边的北小栓胡同里,我第一次邂逅了当时正在与小伙伴玩耍迷彩弹蛋的炜哥。小男孩将内含有五颜六色花瓣的玻璃球用大拇指从右掌心里猛力弹出,玻璃球立刻呈抛物线状落在了我的脚掌上,疼得我一声惊叫。蹲下来察看伤情时,我狠狠瞪了一眼男孩,骂道:“瞎了眼啊!”其实,他真不瞎,长着一双大黑亮的眸子呢,那眸,像蓝色大海一样,澄亮纯净。后来我知道了,他是同样生活在S城的筠姨的小儿子--炜哥。他们也是回京探家来的,据说以前一直生活在安徽乡下,才调至筠姨的叔叔所在城市S城。

返回S城后,我家和筠姨家开始了频繁交往。那时候,我母亲尚未调回S城工作。作为军代表的我父亲一点不会理家,带领我们姊妹一个月下来,常常是月初“花天酒地”,月末“饥寒交迫”。有一天傍晚,炜哥哭哭啼啼地跑到我家来,却正赶上我家也揭不开锅,甚至只能紫菜蛋花小白菜汤,不过我父亲居然打进去了最后的八个鸡蛋。炜哥吃得那叫个甜蜜蜜香滋滋啊,仿佛他从来没吃过鸡蛋一样。我两手一摊,说炜哥,明天我家连小白菜帮子也没得吃了。炜哥却拉上我的手,说跟我来。

夜幕降临了,我俩跑到了碧沙岗菜市场,想不到地上到处堆满了烂菜帮子。炜哥从裤兜里掏出一个蓝白红相间的编织袋,特别熟练地开始清捡未烂掉的白菜帮子,还催促我,说快捡啊,不然一会儿,就没你的份儿了。我慌忙弯腰开始捡拾。又来了几个骂骂咧咧男孩不让我占他们的地盘,炜哥一句吆喝:她,是我妹妹!那帮要打我的坏小子立刻不再动手动脚。显然,他们是炜哥的朋友。回家时,炜哥说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当下,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茶树也渐始萌动,桃、梨、苹果等果树也该施花前肥青黄不接后,我们就可以想吃啥就有啥了。

我将白菜帮倒在我家厨房的地上时,引出一家人的惊诧,最震撼的是我姐,她说天啊,这是人吃的么?我叫嚷,说炜哥说了,他家天天吃的都是这个。我父亲一声也未吭,只是摸弄了下我的头顶。

 第二年深秋,恢复高考制度,也拨乱反正了。我姐也考了,却说什么也不肯上录取了她的中医学院,立志要再考,反正再考才算是高中毕业时的第一次高考。一天,我母亲去筠姨家回来,说筠姨家扬眉吐气了,就提出要做儿女亲家呢。我父亲笑了,说喔?她看中了哪个女儿?当然大女儿呗。我暗笑,好呀,我姐要嫁人了哦。细琢磨,筠姨家老大与我姐长得蛮像的呢,又是高中同班同学。我听到父亲对母亲说,咱们得把那事给女儿说下,让她自已来选择。什么事儿呢?我未听完,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又是“惊蛰”,傍晚,民间素有吃梨的习俗,我家也不例外。一份冰糖蒸梨我的顽疾咳嗽具好的疗效。我正品味,我姐进来,说你以为筠姨家的老大可做你姐的男朋友吗?我说可以可以。我姐眼红了,说可筠姨的丈夫当年借招工之机,将一个女人肚子搞大了,被开除回了乡下老家,筠姨因此得了神经疾病呢。我一听,梨籽卡喉,拼命咳了半天,才嚷道:“龌龊呢。遗传不?”那天,我刚上过生物课,知道世上有基因会遗传的。

  我父亲宽宏大量,说老子的错,不能栽儿子身上去。但这种事情,必须告诉孩子知道的。筠姨的丈夫当年被处理的是太过重了,如今已然平反,也补发了工资。蛰伏了这么久,一旦有机会,人家也毫不放过,立刻用补发的钱做本,批发糖烟酒的生意,如今已是众人仰慕的万元户了。正所谓惊蛰春雷后,一夜梨花万树开。商品经济社会,正是人家的天下呢。三思吧。

  我姐沉默,最后选择了远走他乡求学。

  半年后,炜哥来找我玩,我对着他的黑眸大喝:“你——白痴啊!你妈叫你回家吃饭去呢!”

至今,我眼前总能浮现一双清澈明亮的黑眸、一张特别惘然失措的脸之模样。我知道,从那以后,炜哥也会开始期待惊蛰这一天的。

  十年后的“惊蛰”天,我在XX著名杂志上,看到了报道炜哥的报告文学,像 春雷乍响,人家已是KD业的龙头老大,俨然功成名就。

炜哥,貌似不再“惊蛰”。

 

                      ——发表于2012年12期《东京文学》

 

 

《东京文学》栏目主持人杨晓敏先生点评:

 

     女作家平萍巧用传统节气做文章,将人物故事巧妙融进时令节气,以自然规律寓意事物发展,以人物性格试图解读自然冥冥中不可抗拒的某些现律,独特的写作视角无疑给读者带来了多元化的思悟。

     譬如《惊蛰》描写出春雷乍响、万物复苏之际,暗示作品中时代的变迁、人物命运的转折。作品中两个家庭、人物的命运走向,深化了故事本身所赋予的内容,刻画出了主人公在新时代于无声中听惊雷的生存状态。

    《芒种》形象地宣染了麦收季节的紧张气氛,作品人物炜哥的事业也正处于分秒必争之时,而一个管理层的决策往往就是决定事业命脉的根本。主人公虽有宏图大志,但是最后却败在欲速则不达。“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或许该等等灵魂吧?”结尾读来意味悠远,不禁自问灵魂何在?

    《大寒》时节冰天雪地,作品借用天寒地冻之气来叙述故事人物的遭遇。事业的失败足以让人心寒,而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情谊一旦遭遇误解似乎比什么都难以让人接受,心的凉意足以比过大寒。单纯的情谊为什么总会被刻意地披上复杂的外衣,是人复杂了,还是世界复杂了。

    《小雪》讲述了炜哥与小雪因为志趣相投而演绎了一段错位的爱情,当公司与爱人同时遇到难处之时,小雪选择了与爱人共同承担,于是错位的爱情继续上演着纯情,引来读者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这段爱情的思索。

    《小满》是炜哥与小雪错位爱情的结晶,本是无辜的孩子却要承受某种错位的后果。平萍的这一组作品,故事独立,各自成篇,连起来又有丰厚的内容和递进的精彩情节,读后足见作者匠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