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赤壁古战场---武赤壁

标签:
qing话题玻璃影像风景旅游武赤壁 |
分类: 玻璃影像 |
赤壁之战后,许多人就有了对赤壁的争论,是湖北咸宁的赤壁和湖北黄冈的赤壁,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赤壁之战的赤壁呢?其实咸宁的赤壁是武赤壁,黄冈的赤壁是文赤壁。一文一武隔的也不远,开车两个多小时就到。趁着天热,呵呵,(天天热没办法)驱车从文赤壁去武赤壁,去那里想像英雄豪杰当年的风采。
赤壁古战场位于湘鄂边界的赤壁市西北方向38公里处。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东吴都督周瑜曾在此用火攻之计大破八十万曹军,从而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赤壁摩崖石刻:在赤壁山临江悬岩上,有石刻“赤壁”二字,各长150厘米、宽104厘米,据说当时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火烧曹军战船,江面一片火海,把江边崖壁映得通红,周瑜率兵大败曹军后,把酒庆功,酒酣之余,提剑在崖壁上刻下“赤壁”二字,因是巨手神笔,力盖千钧,字迹竟透过石崖到了山後,映出了反体的
“赤壁”二字。其实二字为唐人所题刻,虽经千年风雨的侵蚀,惊涛骇浪的拍击,字迹至今清晰完整。二字之上有唐代道人吕洞宾刻“鸾”字形符号。两侧刻有游人诗赋,其下有明初王奉《过赤壁偶成绝句》二首,诗曰:“赤壁横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郎。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孟德雄心实啖吴,皇天未肯遂其图。水军八十万东下,赤壁山前一火无。”据宋人谢枋得《赤壁诗-序》载:“予自江下溯洞庭,舟过蒲圻,见石岩有赤壁二字”。明正统《嘉鱼县志》载:“赤壁……削壁面西,上有‘赤壁’二字见存”。秋瑾在游览赤壁时写下了“潼潼水势响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的著名诗句。
一场惊涛拍岸的赤壁之战,留下了数之不尽的三国遗迹,使得三国赤壁成了我国古代著名战役中惟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因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诗人李白在游览赤壁时写下了“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著名诗句。
历史的硝烟已经远去,后面是蓝天白云,我不在那里战火纷飞的年代,可以张开双手,拥抱幸福一下。。。
太阳好毒,没有打伞,皮肤晒得生疼。。。
赤壁大战陈列馆
从下午一点开始走到四点才到这个地方,我差点中暑,差点在赤壁古风作古了。幸亏这有卖水和冰棍的给救了,坐了半天才上得山去。山上树木葱郁,那个热劲消减了许多。
这里是得胜桥,想必出阵前都是从这里出去的。
赤壁之战的张天烈火早已熄减,但那赤色的悬崖绝垄,不尽的滔滔大江,大战时的处处胜迹,赞美赤壁的碑刻和诗篇,却一直吸引着无数的金甲武将、文人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