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的刀锋

(2006-10-05 19:30:13)
分类: 玻璃随笔
 
                ----读纯玻璃诗歌《行走在九月》 文/ 凯华
 
    一口气读完《行走在九月》,我的脑海中显现出的第一个词语就“行走的刀锋”。
    这首不足30行的诗歌,语言极富特色,干练内省而灵动,几乎全诗没有一个多余的词语。写的非常干脆而冷静,这是我喜欢这首诗的重要原因。我一直认为诗歌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诗意的传达不是以语言(句子)外表的多寡或华丽与否而取胜的,重要的是语言的内涵与张力。“月光踩着瓦片,/霜降在黑白缝隙之间/”;“一匹忧伤的马飞奔于草原/一些声音,不会在只言片语中寻找出路”;“那些钝口的刀片在割着/整齐的秋色/汽车缓慢而吃力/从发黄的纸上开过”。这么多灵动而飞扬的句子犹若天成的石子,被作者拾来搭建诗歌的塔楼。“踩着”,“忧伤的马”,“刀片割着秋色”等等甚是精彩。而也就是在这些平静的语言的背后,诗歌所要表达的东西被极大地烘托了出来。
    提炼纯美的意境,一直是玻璃诗歌写作的追求之一。也是她的诗歌的特色之一。九月亦或描写秋天之类的诗歌太多了,但是这首《行走在九月》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与自然的意境,没有人工雕着的痕迹。现在有很多诗歌读后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在为写诗而写诗,刻意的成分太浓。正所谓“读者硬着头皮读的诗,也是作者硬着头皮写的诗。”文贵自然流畅而意丰。玻璃的诗歌大都意境优美,《行走在九月》也不例外。全诗共分7个小节,各自独立而又互相紧密联系。每一小节中都有自己核心的意象进而构筑自己的意境氛围。月光是贯穿全诗的重要线索,每一节或明或暗都与它有关。因此各部分之间枕密有序,全诗井然。比如:“让我从月中而来/从月中而去” 、“坐在裸露的月脊”,“有人在夜晚投进无数瓦片”。这些都与月有关。
   月色中的九月,让人无限遐想或略带感伤。九月,是秋天的隐语。人们习惯在九月回首自己走过的路途,许多期许与眺望“留下仅仅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活着只是个动词/那些远古的呼声/”。车水马龙的快节奏都市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甚至我们还没来得及顾及它们一眼就消逝了,“庸人充塞的城市/耗尽我们的表情和头发/苍白的影子在身后动荡不安/”,
时间可以耗尽我们每个人的一生,而且很快。但惟有精神有存。走过一路岁月“滚烫的文字留下一堆破碎/我学会了虚掷/把它们看成蝴蝶”,行走在九月,这些缤纷的“蝴蝶”是另一道美丽的风景。
 
 
 
 
 附: 《行走在九月》
               (纯玻璃)
1/
月光踩着瓦片,霜降在黑白缝隙之间
九月没有过多的雨水,每个成熟的浆果
都盛满裂开的痛

2/
那些钝口的刀片在割着
整齐的秋色。汽车缓慢而吃力
从发黄的纸上开过
碾着。滚烫的文字留下一堆破碎
我学会了虚掷,把它们看成蝴蝶


3/
一匹忧伤的马飞奔于草原
一些声音,不会在只言片语中寻找出路
庸人充塞的城市,耗尽我们的表情和头发
苍白的影子在身后动荡不安
踩在两片瓦砾上,我们仰望
北方的星星和太阳,那些纷纷而下的落叶
被卷进死亡的云朵

4/
有时落日很圆,一两声猿啼
将寂静的山谷喊醒
多么清晰,让人惊讶于它的回音
潮湿的壁长满青苔。这个落寞的季节
我和爱人在慢慢长大,我们肩头停靠着湖泊

5/
家门口的小河干涸狭窄,石头渗着水 
有人在夜晚投进无数瓦片。他衣衫里
禁锢的忧伤,映着河岸的树影

6/
不会再自言自语,也不会独自在枕上哭泣
留下仅仅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活着只是个动词
那些远古的呼声,让我从月中而来
从月中而去 

7/
一匹骄傲而孤独的狼,坐在裸露的月脊
对着茫茫星空,沙哑地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碎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