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静川诗文
静川诗文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50
  • 关注人气:9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图老子范仲淹

(2006-07-30 01:16:55)
分类: 我的散文集《淡淡的芦花》

                          文/静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寒下秋来,我便想起范仲淹的《渔家傲》。这首词的出现,的确使北宋时期的诗坛,促进了一种革新词风的巨大影响。

    时空跨越得令人伤怀。这位北宋时期的先哲,已经远离我们九百四十多年了。而现在,那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绚丽、高远的秋景,却依旧远古近至地蕴藉在我们的眼波中......

    芳草无情,而岁月更在斜阳之外。因为我喜欢黯乡魂,追旅思的心情,所以,每当我至身于齐鲁的驿道上,就会被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而洗礼。我望着范公亭前纷纷扬洒的黄叶,一种愁肠已断无由醉的感觉,总能附会一种对于心灵的奢望。

    走进范公亭,那种古色古香的梦,就能让人深感一种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滋味。历史空灵的,无论是站在洋溪湖边,还是驻足于亭内的院落,都会使人的心境,凝满欲碎的寒声。

    前面是范公泉亭,亭前亭后有许多斑驳不清的碑文,撰刻着关于范仲淹取醴泉之水制药救民的故事。那些感人肺腹的情节,惟有这所祠院里的三棵唐楸宋槐,才是那段历史惟一的见证人。而醴泉之水,如今已经很难考察它的尘封年数,永远无法忘情它的洁碧与芳馨......

    在醴泉的咫尺一方,就是亭院里最为神圣之一的三贤祠。欧阳公祠和富公祠座落在范公祠的两侧,一如三尊不朽的灵魂之塔,给人以一种深邃心灵的启示。

   三贤祠的北面,也有一棵古老的唐楸树。树下有一块十分醒目的石碑,碑上深刻着冯玉祥将军撰军的楹联。

    上联是:

           兵甲富胸中总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

    下联是:

           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

 

    这是冯玉祥将军民国二十三年五月,来范文正公祠敬书的佳联。在这幅对联的意境旁,那棵高大的唐楸树,已有尽千年的风雨锉砺了,但他们的风骨,却宛如那些先哲的思想和不朽的灵魂永恒而长绿。三贤祠的右侧,也有一些缄默的石碑,沉吟在岁月的风景里。其中有一块最大的石碑,是现代青州市著名的书法家武中奇篆刻的手迹,碑文是范仲淹著名的散文:《岳阳楼记》。

    在《岳阳楼记》碑文的近处,有一些茂盛翠竹,簇拥着另外一块孤碑,碑上铭刻着一首七言律诗,是明代嘉靖年间的巡抚陈风梧至青州关城池西门之处范公泉亭时,在马登览之余,赋此一律,已致瞻企之怀旧所题的,此诗读后,可将范公泉亭的远近之古景尽收眼底。

    走进范公祠,祠内的四周全都记撰着范仲淹生平的路线、图解、壁画。从范公少年离家出游到他暮年的生活,都栩栩如生地展示在壁画的情节里。祠内的正位上,范公的铜身犹然正气浩然地端坐着。而在他的脚下,却有那么多游人投放的钱币......

    我望着范公的神色,他的目光透着一种辉煌的哲思和那种清官浩然的气质,使我正想给范公投放钱币的手又缩了回来,我觉得往他老人家的脚下扔钱,是在向这位历史的先哲行贿受贿。我想,这种行为是在渐染范公的灵魂和思想。

    在范公祠的后面,是今人为他的哲句建起的后乐亭,这就象范公的思想、如座右铭一样地给后来者以深刻的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戒烟
后一篇:北方的七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